成功在大多數人之外
一個人想要成功,就要走與他人不同的路,就會有人不理解你,誤解你,甚至親人也會反對你,不支持你。這時,你是放棄自己的夢想,順應他人;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相信別人到最后一定會理解你?有一句話說得好“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大部分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喜歡特立獨行,如果把這種精神運用在獲取事業的成功上,就是一種積極的做法,就是值得鼓勵的。若只是服裝上的奇裝異服和行為上的詭譎,就是一種幼稚的表現。
大多數卓越的人,在成功之前,都遭遇過他人的誤解,遭到過嘲笑和白眼。可是一旦他們取得成功,大家就會忘記曾經的嘲笑,轉而欽佩起他們來。要知道,成功是解決一切的最好方法。
有一個部門經理,每月有六七千元的收入,也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他看到了出租自行車給外國人的巨大商機,于是決定創業。但他選擇的地方,就在自己公司的辦公樓下,隨時可能遇到上班的同事、上司,其中不乏自己的老同學。但他沒有猶豫,一確定了自己的想法,第二天就向公司遞出了辭呈。他說,最難熬的是第一天,他守著幾百輛自行車,很多人都以為他淪落成街頭看自行車的,還有同學好心地要給他介紹一份好一點的工作,那時他特別尷尬,臉面上十分掛不住。但想到自己的雄心壯志,還是忍了下來。不久,他獲得了成就,成為一個老板,他到處雇人幫他租車,開出的月薪是普通行業的幾倍,而且也不需要更多的技術,但還是雇不到人,不是因為薪水少,而是因為大家放不下面子。他只好找那些到外地打工的人為自己工作。自己則到處考察別的適合做這個生意的地方。就是因著這個小生意,最終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同事、朋友們津津樂道的成功人士。他說幸虧他當初不顧家人的反對、眾人的嘲笑,堅持了下來,否則哪有今天的成就。
想要獲得成功是要付出代價的,其中的一個代價,就是眾人的誤解。事實上不管你是不是想要成功,都會遭到人們的議論。人嘴兩張皮,這世界上最信不得的就是飛短流長。明白了這些,你就會對人們的議論置之不理,一心想自己的目標。成功可以表明一切,可以讓眾人明白,你當初的選擇是對的,用成功去證明自己才是阻止議論的最有效的方法。
面對議論,我們要泰然處之,既不要夸大了議論的作用,也不要小看了流言的壓力。曾子未曾殺人,然三人謠言,連曾母也相信了、畏懼了。我們要頂得住議論的壓力,不是輕易就可以做到的。但只要我們相信自己是正確的,就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無論別人說什么,都不為所動,我們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有很多人失敗不是因為他能力不夠,而是因為他性格軟弱、容易動搖,一旦別人否定他的想法或做法,他就會覺得自己可能錯了,而這時一旦遭遇挫折,他就會退卻。這正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聽信片面的勸告有時正意味著失敗,有時成大事就需要堅持到底的精神。只聽信他人的意見,而不能自己做出判斷,就會搖擺不定,是成大業的大忌。年輕人經驗不足,要聽取他人的意見,但更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能偏聽偏信,更不能懷疑自己獲得成功的可能。沒有人可以擊垮你的自信,除了你自己。關鍵時刻,懷疑自己就會讓一個人功虧一簣。如果你確認自己的行為是對的,就要堅持下去,絕不動搖,不要聽取負面的語言,那些否定你的語言會讓你退縮,讓你失敗。我們都知道,對于小孩子的奇思妙想要學會鼓勵,學會夸贊,而不是批評。在小孩子眼里一切皆有可能,我們也要不斷地鼓勵自己,讓自己明白,對于自己的人生來說,也是“一切皆有可能”,不要讓任何人偷走你的夢想。
我上小學時的一個數學老師經常說,你這輩子的數學別想學好了,結果我們班的數學成績往往是最差的。我們的語文老師卻常常夸獎我們做得好、有創意,即使在我們做不好或作文沒思路的時候也會千方百計地啟發我們去做好。結果,所有的學生都很喜歡語文課。英語老師則在第一節課上,就在黑板上寫下:世界上只有痛苦的人和快樂的豬。結果我們一提到英語,就會和痛苦、乏味聯系在一起,盡管我們的英文都不錯。
我們上學的時候,往往最信任、最尊重老師的意見,因此,他們說什么我們都容易相信,這就會變成我們的潛意識,不斷地影響我們。走上社會后,大家容易聽信上司、同事的話以此來博得他們的認同,因此,周圍人對你的評價絕不會對你毫無影響。很多小時候的天才正是不斷被人們懷疑的評論扼殺,變成了平凡人。也有很多人因為親人的信任和鼓勵,變成了卓越的人。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對我們的評論,卻能夠控制自己對別人評論的態度。當你面對“你以為你是誰”“你只是個窮人的孩子”“你不能”“你做不好”這些會影響到你的評論時,你要聽而不聞,保持好的心態。你不能同他人吵架,卻可以在他說一句“你不行”后,自我肯定一句“我一定行”“我會證明給你看我能成功”。這樣我們就會不斷堅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年輕人一定要堅持自己正面的想法,不輕易接受負面的評論,不受別人負面看法的影響。
上一篇:想法太多,便容易患得患失
下一篇:既然選擇,就要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