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被“穿小鞋”的時候,要挺住
作為一家企業的行政助理的小穎,為了在公司站住腳,工作一直很賣力。頂頭上司是個30歲的女人,看上去人很好,人緣也不錯。小穎覺得她是一個能接受別人意見的人,試著給她提過幾次建議,她都真誠地接受了。
在一次公司會議上,上司提出了一套公司人事整改方案,負責會議記錄的小穎覺得她的方案有一些缺陷,就馬上指出來了,并和她辯論了幾句。
沒想到從那以后,她對小穎的態度完全變了:以前該小穎處理的文件她都交給了別人,該小穎參加的會議她也不叫小穎了,見到小穎臉上再也沒了笑意。在她的感染下,原先與小穎關系很好的同事也開始疏遠小穎……
近些年,職場冷暴力一直是職場人的難言之隱。冷暴力以一種無法言說的壓力將人孤立起來,讓人感覺不寒而栗,上班如同坐牢。據印度亞洲通訊社報道,一項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在辦公室中受到類似貶低性評論、持續批評、對資源壟斷之類的冷暴力,對雇員造成的危害很大。研究發現,受過職場冷暴力的雇員更有可能辭去工作,他們心理失衡,工作滿意度降低,憤怒和憂慮的程度也變得更高。
此前智聯招聘也曾做過職場冷暴力調查,被調查的白領近七成(67%)表示自己曾經遭遇過職場冷暴力,而這一暴力的主要實施者是上司。遭遇職場冷暴力后,只有16.9%的人表示會積極尋找解決辦法;38.1%的受害者表示自己會整日郁悶,嚴重影響了工作積極性;20.9%的職場人則以冷制冷;將近2成受害者則選擇了黯然離職,認為只能以這種方式解決。
職場如戰場,必然有是非。要想在職場上如魚得水,除了工作能力,和諧的人際關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事實上,不少職場人正遭遇有苦難言的職場冷暴力:工作能力沒問題,卻突然被上司看不順眼,被同事們疏遠。冷暴力也分“等級”,許多職場人日復一日地身處在“冷暴力”中卻懵然不知,此時此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樣重要。常見的“職場冷暴力”有以下幾種:
◆被身邊人孤立。在職場中被孤立的情況下,冷暴力的受害者受到最多的傷害,是被孤立,被隔閡。受害者被視為異類,久而久之,盡管傷害于無形,但對受害人影響很大。如果性格不合群,總找不到和群體的共同話題,無法很好地適應周圍同事的“圈子文化”,那么,如果不被同化,就只能選擇離開。
◆被上級打壓。“打壓”,這種方式往往較多地出現在上級對下級實施的冷暴力中,不僅打壓,不時還會給予不公平待遇。你越能干,表現越突出,越會讓上司覺得自己的位置不保、受到挑戰。這種情況下,需要考慮一下自己的處境,學會重新調整自己的位置,稍稍改變一下自己一貫的行事風格,或許可以幫自己突破困境。
◆被上級忽視。和打壓不同,“忽略”不是一種主動行為,經常出現在上級對下級的工作安排上,把下級的工作積極性消磨掉,讓下級感到前途無望,成為徒勞無功的“隱形人”。如果你既無驕人的業績,又不會討人歡心,那么就很容易被忽略。記住,在公司里混,是要有“存在感”的,那么不如嘗試做一個總是幫大家搜集打折信息的人,至少可以讓大家記得你。
具體來說,對付職場冷暴力可用以下幾招。
◆善于溝通,才容易讓上司滿意。好的績效不光體現在工作業績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日常溝通上。因此,如果工作中明確地認識到這點,并能實實在在地去實踐,上司就很難找到實施冷暴力的理由,更容易達到上下和諧的目的。
◆用平常心對待同事。同事很難成為好朋友,因為始終存在利益沖突。當利益發生沖突時,冷暴力在所難免。認識到這點很重要。處理同事關系的最好方法是“相敬如賓”。我們應學會輕松地對待工作,平靜地對待同事。
◆奉行“做事先做人”。也許我們都聽過這句話,這話的確很有道理。其實很多職場問題的原因,主要源自于大家太關注把事情做好、做完美,而很少關注如何把人際關系處理好。要秉持先學做人的原則,再學會怎樣工作,那么職場的關系就容易和諧。
◆讓自己強大起來。工作不是生活的重心,但沒有工作,就會缺乏生存的基礎。因此,為了讓基礎更雄厚一點,就需要先學會堅強。快速的發展需要你變得更強大一點,更有市場價值一點,因此要抓緊時間充電、多學一點新鮮的知識以及鍛煉身體。
過來人的點撥
職場中,每個人都可能遭遇“冷暴力”,受委屈。要對職場中冷酷的一面有心理準備,讓自己的心理強大起來,并增加溝通技巧。
上一篇:英雄不怕“起步”低
下一篇:調整好情緒,再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