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作本,孝為先
李德芳:有人說堅強是一米陽光,可以讓你在絕望中捕捉到希望,有人說堅強是冬夜的火把,可以抗拒嚴寒,對于瑣碎的生活而言,堅強是由愛和責任凝聚而成的涓涓暖流,讓幸福不再遙不可及!
李德芳,51歲,是一名退休女職工。幾十年來,面對家庭的變故,面對疾病纏身的家人,她一肩承擔下來。悉心照顧年邁的父母、年老多病的公婆、癱瘓多年的前夫、雙目失明并有精神殘疾的兒子。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面對千瘡百孔的家庭,面對疾病纏身的家人,面對生活的困頓和無奈,一個退休女職工用自己柔弱的雙肩擔起了照顧家庭的重擔。幾十年來,她沒有選擇放棄,沒有退縮,面對一系列的變故,只是默默地承受。她就是李德芳。
已是五十一歲年紀的退休女職工李德芳,看上去要比同齡人蒼老一些。但是從她的眼神里我們卻能看到年輕人的堅毅。這些年來,李德芳承擔著三個家庭的生活重擔,一個是八十六歲癱瘓在床的公公;一個是九十歲高齡的父親和八十六歲的母親;一個是癱瘓在床七年的前夫老孫和雙目失明并有精神殘疾的兒子孫凱。就是這樣一個任誰看了都為之感到窒息的家庭狀況,作為女兒、兒媳、妻子、母親的李德芳都承受了下來。
構建一個家庭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愛,有愛才可傾力營造家的和諧、家的溫馨,有愛才能同享甘甜雨露、同抵狂風暴雨。比爾·蓋茨說過,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孝、愛和善,它們才是幸福的源泉。孝敬長輩是處理人際關系的第一臺階,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在李德芳家,面對八十多歲癱瘓在床、大小便失禁的公公和八十多歲高齡雙目失明的婆婆,她依然像伺候前夫和兒子那樣伺候著兩位老人。每天必做的功課首先是給老兩口把便盆提出去刷干凈,再把屋里的衛生打掃了,然后開始給他們做飯。春去秋回,數十年如一日,這份執著從未間斷。2008年9月,身體每況愈下的公公去世,與其相依為命的婆婆悲傷至極。面對此情此景,盡管李德芳心里非常難過,但是作為家里的頂梁柱,她必須撐下來。為此,她只好安慰婆婆,經常跟她聊天,慢慢的婆婆的心情有所好轉。2013年7月,前夫也去世了,李德芳已無淚可流,只能把這種傷悲化作力量,去用心照顧其他親人。
多年來,她為了老人、病人、孩子,付出了所有的心血和代價,雖然失去了很多,犧牲了很多,但是卻換來了家庭的安寧和幸福。她很無奈,也只有承受,有時候鄰居們都很同情她。“你真是個好心人!”“你太辛苦了,真是苦了你了!”……這樣的話她真是聽得太多了。這些年她是很苦,有多少辛酸讓她無法對人們訴說,她承受了,堅持了,覺得人活一輩子能用自己辛勤的勞動換來別人的幸福都是值得的。她雖然做了一些應該做的事情,但這些應該的事真正要做下來卻是無比艱難和辛酸,個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然而,她卻毫無怨言,尤其是在當今社會,提倡關愛老人、孝敬父母、孝敬公婆、關愛孩子……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踐行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家就像根,永遠是樹葉的歸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會提高溫度,但卻給予人們連火爐都不能代替的溫度;家就像是一瓶陳年佳釀,溶進了許多寬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內涵。在李德芳的家里,她就是這個家的主心骨,她是根里的年輪、衣的棉麻、酒的精華,散發著愛的醇香,詮釋著孝的溫度,刻畫著人性的高度。
上一篇:《和諧維家,愛暖人間》優秀家風賞析
下一篇:《因為有愛,所以幸福》優秀家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