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所有的天鵝都應該是白色的”|歸納謬誤
有一只火雞很喜歡歸納,當它發現主人第一次給它喂食是上午9點鐘時,并沒有急著下結論,而是繼續細心觀察。火雞留意主人每一次給它喂食的時間,包括晴天、陰天、雨天、雪天等不同的天氣下,想在主人給它喂食的時間上找出一些規律。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火雞發現:無論什么天氣,主人都會準時在上午9點鐘給它喂食。于是,火雞果斷地做出結論:主人每天上午9點鐘給我喂食。當它做出這個結論后不久,圣誕節來臨了,它怎么也沒有想到,主人在圣誕節這天上午9點鐘,把它殺了。
這是英國哲學家羅素舉的一個例子,他想借助這個小故事闡述歸納謬誤的問題:無論歸納了多少種事例,歸納的結論始終是充滿不確定性的,只要出現了一個反面的例子,歸納的結論就會被推翻。
生活中經常會出現歸納謬誤的邏輯錯誤,有些人在收集了一些事例后,發現這些事例可以總結出一個結論,然后就武斷地做出結論,并堅信自己的結論是對的,不知不覺地陷入偏執之中。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某些女性在遭遇婚戀挫折,特別是遭遇了男性的情感背叛時,就會宣稱:“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這些結論的出現,其實是根據這些女性自身的見聞或親身經歷得出來的,并不能代表全部。如果總是用這樣的歸納謬誤去跟另一半爭辯,很容易火上澆油,招來對方的反唇相譏,給自己增加傷害。
歸納法的確能幫助我們處理不少問題,但客觀世界是很復雜的,我們的認知層次受限,過去的規律和經驗不一定能夠幫我們解決當下的困境。這就好比,人們在澳大利亞發現黑天鵝之前,一直都認為,所有的天鵝都應該是白色的。
我們需要歸納法,但我們更要明晰一點:有限歸納法存在謬誤的可能,這就是風險的根本所在。我們要秉持一份質疑精神,因為所有確信都只是暫時的,一旦對某些事物產生路徑依賴,或是“想當然”,就可能面臨失誤。
上一篇:“所有男人都喜歡看世界杯嗎”|區群謬誤
下一篇:“所有的天鵝,都有白色的羽毛”|不當周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