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贏得吸引力:
不可不知的NASCR
每個人需要朋友,正如每個人都有一種強烈的歸屬需要,即要與他人建立持續而親密的關系。當我們有歸屬,感到被一種親密的關系所支持時,我們會更加健康和快樂。反之,就會情緒低落,引起自卑感和失敗感。
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世界上最復雜、最微妙的東西。你可能很可愛、很能干,但你不能確保自己有足夠的吸引力——吸引他人來接近你。
為了得到這種快樂感和歸屬感,我們希望、喜歡別人來接近自己、親近自己。而這些,都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達到。
如果我們了解了人際吸引力的NASCR法則,并具備了這些吸引力,就能輕松贏得他人的喜歡和接近。
1.接近性吸引力(N=near)
接近性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兩個人能否成為朋友進而保持良好的友誼關系。當然,接近也可能誘發敵意,但接近性更容易產生喜歡和吸引。社會學家已經證實,大多數人的婚姻對象是那些和他們居住在相同小區或在同一個公司工作或曾是同學關系的人。
2.外表吸引力(A=appearance)
良好的外表形象能給人好感,比如,與一個長相一般的女孩相比較,一個漂亮的女子更容易吸引男人們的注意力,更讓人愿意接近。外表對人們的判斷、行為產生著極大的影響,甚至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這就是心理學所說的“美女效應”。
外表吸引力將會影響他人對我們的態度,是認可還是拒絕,是親近還是疏遠,對我們自身的吸引力更是有著巨大的影響作用。需要提醒的是,我們長相可以平常,但我們可以通過整潔、大方、得體的著裝來修飾、裝點自己。
3.相似性吸引力(S=similarity)
有一個詞語叫“志同道合”,興趣相同的兩個人容易產生吸引力。心理學家指出,這其實就是人的一種相似相惜心理。根據這種心理,如果我們在與朋友交往時,能找到共同點,投其所好,就能很容易把對方吸引過來,跟他們建立良好的交往關系。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向對方訴說你和他共同的觀念、立場或者發現相同的興趣、愛好或有相似的經歷時,兩人的思想就很容易產生共鳴,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4.互補性吸引力(C=complementarity)
心理學家認為,兩人相處,對雙方都有助益(互補),彼此都有友好的意愿(相悅)或彼此發現有類似的態度(相似)時,兩人的交互關系就有繼續維持的可能。也就是說,當雙方的個性或需要及滿足需要的途徑正好成為互補關系時,就會產生強烈的吸引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脾氣暴躁的人和溫和有耐心的人能友好相處;活潑健談的人和沉默寡言的人能成為要好的朋友。
5.關系回報吸引力(R=return)
在人際交往中,一切關系的形成都被回報吸引力制約著,你期待什么樣的朋友,你身邊的朋友就是什么樣;你希望朋友怎么接近你,他就能怎樣接近你。所有的一切,全都由你的態度決定。因為感覺是相互的,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待你。
因此,我們有責任在將來的某個時候回報曾經接受過的恩惠、禮物和邀請等。也就是說,人們往往愿意和那些喜歡他們的人打交道,并且努力在交往中回饋同等的喜歡。這就是關系回報吸引力的巨大作用。
心理學家的實驗證明,即使在虛擬世界,被一個永遠不可能見面的人拒絕交往,我們都會產生挫折感。因此,我們要想在人際交往中贏得主動,就要學會使用人際吸引力的NASCR法則,讓其更好地為我所用,從而搭建良好的人際關系網。
上一篇:超出想象的10倍力量:有反省才有成長
下一篇:過于頻繁出現的UFO:未知事物引發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