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低谷,不憤世嫉俗
季先生語錄:
憤世嫉俗這個現象,沒有時代的限制,也沒有年齡的限制。古今皆有,老少具備,但以年紀大的人為多。它對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會有很大的危害,也不利于社會的安定團結。
步履人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也不可能萬事如意,每個人都有陷入低谷的時候。
有的人在低谷中自暴自棄、怨天尤人、憤世嫉俗,有的人在低谷中樂觀向上、發奮努力、積蓄力量。前者最終消極頹廢一蹶不振,而后者卻可以抓住機會一鳴驚人。所以,只要你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并且肯努力、不放棄,那么當命運之神把你拋入谷底的時候,也正是你站在騰飛的起點上的時候。
季先生把“憤世嫉俗”定為老年人的一大禁忌。事實上,憤世嫉俗不僅是老年人應當規避的情緒,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剔除的情緒,特別是處于人生低谷的時候。
季先生認為,產生憤世嫉俗這樣的情緒,大致有:不滿,不得志,高估自己的才能等緣故。所謂的人生低谷,從某種程度上說,也可以劃分為“不得志”一類。
更為具體地說,人生低谷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是處處碰壁,是挫折重重,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這樣的情況下,難以有人不對現實抱怨,不怨天尤人,不憤世嫉俗,相反,人們可能會憤懣不堪,要么抱怨生活,要么痛斥現實,要么屈服于現實……
季先生坦言相告:“憤世嫉俗的情緒和言論,我也是有的。但是,我又有我自己的表現方式。我往往不是看到社會上的一些不正常現象而牢騷滿腹,怪話連篇,而是迷惑不解,惶恐不安。”季先生的做法是堅持“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常宜放眼量”的原則。
細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人生低谷真正能做到不憤世嫉俗、不抱怨的人,是有韌性的人,他們終究會被命運寵愛,走出低谷,奔向人生的高峰,甚至攀上巔峰。
季先生不就是這樣的人嗎?
一生中,他走過陽關大道,也走過羊腸小道。而他這羊腸小道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比如,餓到很多年都不知道飽的感覺,被關進牛棚進行殘酷的“批斗”等,但是季先生沒有牢騷滿腹,日日抱怨,更沒有以消極的態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相反,他昂首挺胸地走過了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羊腸小道,最終走上了陽關大道,成為一個“極可接觸者”。
試問,人生低谷時,如果季先生成天怨天怨地,不能以一個平和的心態面對生命中的坎坷,那么,他怎能成就自己呢?
歷史上,如季先生一樣在人生低谷時期不憤世嫉俗的事例數不勝數,越王勾踐就是其中一個。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經常為爭奪土地而廝殺。
有一次,吳王闔閭發兵攻打越國,結果卻慘敗,而自己也因受傷而身亡。闔閭死后,夫差繼位為王。
吳王夫差發誓要為死去的父親報仇。
終于,吳王夫差在多年的努力下,打敗了越國。
越王勾踐主動投降,并以重金賄賂了吳王夫差身邊的寵臣伯嚭,讓他勸吳王接受自己的投降。吳王沒有聽取伍子胥的勸諫,接受了勾踐的投降,為了羞辱勾踐,便要他做自己的馬奴,在身邊服侍自己。
從一國之主,變為馬奴,勾踐沒有憤世嫉俗,也沒有立即伺機報復,相反,他忍辱吞聲,做一個忠實的馬奴。
有一次,吳王夫差生病了,為了幫助醫治吳王的病,勾踐曾為吳王嘗糞便。
吳王見狀,備受感動,便放下仇恨,赦免勾踐,讓他回了越國。
而回到越國后,勾踐的處境仍然很落魄。
但此時的勾踐,依然沒有憤世嫉俗,牢騷滿腹,而是發憤圖強,準備東山再起,一雪國恥。
他在床頭掛了一個苦膽,每天都要嘗一嘗苦膽的味道,以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在吳國所受的屈辱,也不要忘記亡國之恥。
最后,勾踐待時而發,一舉打敗吳國,吳王夫差無路可逃,自刎而死。
這就是有名的“臥薪嘗膽”的故事。
人生低谷中,越王勾踐化悲痛為力量,忍辱負重,終究了了亡國之恨,雪了亡國之恥,讓越國復興。
試問,如果勾踐在人生低谷時期如李后主一樣憤世嫉俗,幽怨不堪,哪里還能雪恥呢?更何談復國呢?
所以說,人生低谷期,我們應當向他們學習,不要憤世嫉俗。要知道,這世上讓自己不滿意的事情多了去了,哪里計較得這許多?
與其憤世嫉俗,怨天尤人,不如放平心境,平心靜氣地對待低谷,尋找改變現狀的方法與機遇,待時而發,才可能成為命運的寵兒。
上一篇:人到無求品自高
下一篇:人生在世要有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