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窺豹
【釋義】
從竹管內看豹子,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小塊斑紋。形容看事物只看一部分,見識狹小,所見不全面。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典故】
王獻之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也是我國著名的書法家。
王獻之自幼就有大志。有一次,王獻之跟著哥哥王徽之、王操之去見宰相謝安。王徽之、王操之和謝安聊了不少話,王獻之則一直在旁邊默默不語。三人走后,有人問謝安:“這三個孩子哪個最好?”謝安回答:“最小的那個最好。”
那人又問:“為什么呢?”
謝安說:“獻之的話雖然不多,但絕不是靦腆之人。他的兩個哥哥喜歡夸夸其談,聊的都是家長里短。獻之必定是一個胸懷大志的孩子,所以我才說他最好。”
還有一次,王羲之的幾個學生在一起玩博弈游戲,年僅幾歲的獻之在一旁觀看,他突然對一個學生說:“你這一次是贏不了了。”這些學生見獻之年紀這么小,竟然能夠看出其中的輸贏,便對他說:“你這小孩子就好比從竹管內看豹子,也能夠看清豹子身上的一塊斑紋呀。”意思是說,雖然不懂,但也知道一點點。
后來,便有了“管中窺豹”這個成語。
上一篇:筆走龍蛇典故故事|筆走龍蛇釋義
下一篇:管寧割席典故故事|管寧割席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