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審美分類創造·獨舞
即以最小的舞蹈單位——單獨的個人進行表演的舞蹈。
在舞蹈的起源之初,由于原始人類的群體意識,舞蹈大多是連袂踏歌、聚集起舞的;在藝術上則處在稚拙古樸的狀態。當獨舞出現時,也就意味著舞蹈有了進行單獨起舞的內容需要,技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難度;人們不僅可以在集體舞蹈中感受不可抗拒的群體力量,而且也能以單獨的舞姿抒發個人的情感和活力。在每個民族的歷史上,獨舞在舞蹈藝術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往往在技術上保存著某種特定類型的舞蹈的最高藝術水平,而且從中積淀下人們對于舞蹈最精華的審美意識。
原始民族中最早的獨舞者是巫,因為他們能夠作出超出常人的舞姿和動態,被認為是溝通神靈和塵世的使者。在中國漢代,著名舞人趙飛燕被形容是“身輕若燕,能作掌上舞”;善舞《劍器舞》的唐代舞人公孫大娘,技藝精湛,舞姿健美,被杜甫描寫為: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边M入現代社會以后, 自我的意識,孤獨的世紀感,使得獨舞更加充分地發揮它的特長;伴隨著技巧的愈加高難,表現的內涵就愈加深廣,許多現代舞往往是空曠的大舞臺上翩翩起舞著一個孤單的身軀;世界上任何一種人的思想感情都能在獨舞的動律中流淌出來,觀眾能在單一集中的視覺對象身上,充分體驗各種情感,深悟各種哲理,咀嚼各種意趣。
由此可見,獨舞最擅長的是表現特定舞蹈形象內部和外界的各種特征及個性。它可以是舞劇中一個特定的人物形象,有喜、怒、哀、樂不同的情感過程,有獨特的內心世界,有他(她)與周圍環境的各種關系特征;它也可以是單獨的舞蹈作品,在與舞臺空間的靈活自如的交融和溝通中,在舞蹈者本身的舞姿和表演中,取得完整的藝術效果。
應當看到的是,一個獨舞作品,其形象并不只限于人物形象,它也可以是花鳥魚蟲、飛禽走獸,甚至還可以是某種特定的情緒或情感的直接外化,其舞蹈者并沒有真實形象的意義。由于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運動著的,而舞蹈作為一種以身體為媒介的動態藝術,便恰好適合表現事物的這一最本質的屬性。因而我們可以在獨舞者那里看到雄鷹展翅、孔雀開屏; 能夠看到“希望”,聽到“哀歌”。
當然,不論何種類型的獨舞,對于表演者和觀眾來說,最終都是一種情感的體驗。這種情感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必定帶著人的感情色彩,必須是人所能夠理解和接受的。
上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狄德羅
下一篇:文藝審美分類創造·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