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3】傳家:中國人的生活智慧(增訂版)?夏
(姚任祥編著,新星出版社,17.8印張,2015年4月第三版,140元)
△端午、七夕、農民歷;面點、中式早餐、竹、冰品;中國畫、妝容與發飾、夏之禮、夏天的花藝;中國教育;夏天菜園、養身、家計。
○農歷七月七日的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是中國人最浪漫的傳統節日,也是難得以女性為主體的節慶。七夕起源于牛郎與織女之間凄美動人的愛情神話,牛郎織女早在周期《詩經》就有記載。
○麥、黍、稷、菽、麻,合稱五谷。
○歲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中國第一部植物學的書《南方草木狀》,將植物分成竹、草、木、果四類,竹本身就是一大類;晉朝的《竹譜》也以其不剛不柔,非草非木來說明它的獨特性。清代詩人鄭板橋寫過一句“一兩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葉,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疊疊,也描繪出竹子的一種簡約意境。蘇東坡:“居有竹,食有竹,不瘦不俗不離竹。”
○清初四僧:朱耷、石濤、髡殘、弘仁。
○揚州八怪:金農、鄭燮、黃慎、高翔、汪土慎、李鱓、李方膺、羅聘。
○辛棄疾《洞仙歌》:“味甘終易壞,歲晚還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古諺:“修己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
○基本的中國成語約有八千七百個。
上一篇:伊本·赫勒敦:天才的一生
下一篇:假作真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