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酒趁年華
眨眼間,時光荏苒,光影斑駁,蕭瑟寒冷的日子,在春色回望大地的復蘇中,漸行漸遠。當慵懶的目光,被溫暖熱烈的陽光,狠狠地曬了一下,那些心心念念的思緒把沉寂的心事,刻不容緩地翻騰起來。于是,坐在桌前,采一縷柔軟的思緒,抓一把季節的念想,在字里行間游走,都說花開花謝,紅塵易老。那么,請許我煮一杯世味清歡,淡走流年。
有一本書,讀了又讀,翻了又翻,都不舍得放下,只因那些跳躍著平平仄仄、抑揚頓挫的字符,撥動著靈動的心弦。想必喜歡讀書的人都有這種經歷吧。
讀一本好書,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幸福。讀書能達到廢寢忘食,感悟深邃,閱讀興起處歌之舞之,身臨其境暢快淋漓,盡顯本真愉悅之情,如此,是作者之幸,也是讀者之福了。讀心中文,聽本真曲,一大享受也。案頭一直放有《禪解菜根譚》這本書,閑時反復讀之,其間隱藏著禪者的機鋒,智者的哲語,無不讓人感覺唇齒生香,受益匪淺。如云:“人心有部真文章,都被殘篇斷簡封錮了;有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艷舞湮沒了。學者需掃除外物,直覓本來,才有個真受用。”簡單幾句平實樸素的句子,解來就讓人豁然開朗了。于是,我寫詩言:“時常嚼嚼菜根香,心地澡雪慧光藏。無限禪機出入世,拈花一笑即文章。”書中獨到之處還需慢慢探究,定能開心眼,明心智,得悟人生真諦!
有一首詞,吟了又吟賞了又賞,亦不舍得遺忘,只因詞中不同時候暗合的意境,常常就把心香點燃,觸動骨子里纖細又敏感的神經脈絡,燃燒著一種境界,超然著超然。
近日再讀宋蘇軾的《望江南》一詞,正值初春乍暖還寒,感覺解析又有所悟,錄詞如下:“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賞析這首詞“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設對,以春水、春花,將眼前春景鋪展開來。接著以“煙雨暗千家”作結,說煙雨籠罩著萬戶千家。于是,滿城春色,盡收眼底。上片,寫春景;下片寫情,乃觸景生情,與上片所寫之景緊密相連。而“休對”“且將”,自我開解,自我安慰,那時境遇既矛盾又無奈,面對煙火俗世,清明后另起新火,新茶香溢,既由眼前之景觸動思歸之情,只能在矛盾中求解脫。最喜詞之最后一句,“詩酒趁年華”。“詩酒趁年華”,則進一步表明作者那時心境的超然物外,忘卻塵世間的一切,卓然于世的灑脫,仿佛所有的落寞都是一種無端辜負,抓緊時機,借詩酒以自娛,才是最恰當的處世方法呀,我想他這種超然也是最高的境界了吧!
想蘇軾一生輾轉流離,被放逐,被謫貶,得意少,失意多。在不合時宜的境遇里依然清醒曠達,少訴悲涼之音,在他的云水生涯里,隨遇而安。蘇軾具有天縱之才,縱橫于儒、釋、道,詩詞書畫,政績卓著、文韜武略,顛沛流離中歷盡坎坷,萬劫不死,看大江東去,他波瀾壯闊的一生一世流芳千古。閑暇之時誦讀其詞,也是吾輩之福了。
有一壺茶,啜了又啜品了又品,仍不忍心換掉,濃了,淡了,仍難忘其味,只因茶境里沉沉浮浮透著茶點人生,世間百味。
俗話說:人生就像一杯茶,它不能苦一輩子,但要苦一陣子。從茶中感悟從年輕到衰老經歷的過程,它就是人的一生。看茶那蜷曲的嫩芽,就濃縮著做人的風骨;那浸泡的過程,就承載著人生胸藏煙霞,心如皓月的情懷。靜動變幻由淺入深,由淡變濃再由濃變淡,茶煙裊裊的演繹,點滴盞啜間融入禪茶一味,感知當下。
茶對于國人來講,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精神的寄托,民族的情趣,可謂心靈之良藥,益智之佳品,是五千年文化內涵與韻味,是人生起起落落的輪回,輕盈與厚重,細致與豪放,盡在盞茶文化之間。
茶藝、茶道、茶詩、茶畫、茶與養生都是一種茶文化。簡而言之,茶道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法。喝茶能靜心,能提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剔除雜念。所以說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靈魂,在品茶養生之余,能改善和提升自我的內在修養。一壺茶老幼皆宜,可以慢啜,可以牛飲,但能否品出個中味道,就看各人的修行和思想體會了。心有一壺茶,難忘其味,有如唐代溫庭鈞《西陵道士茶歌》詩曰:“疏香皓齒有余味,更覺鶴心通杳冥。如此品好茶,唇齒生香更持久,神思也通冥成仙了。”
有一盤棋,下了又下思了又思,總不忍收起,無論經緯縱橫,還是楚河漢界相爭,捻子乾坤閑,觀朝代更迭,追憶悲喜,坐看歷史崢嶸,看它浪花淘盡,各自爭雄。無非人間勝景,步步生蓮,歷代頹垣,潰敗如煙。眼見一盤棋,心念間迭起沙場點兵,怡情逸趣,靜中泛起狼火烽煙,動中演繹浴火重生,君臨城下。棋逢對手,才更能感受無窮的生活樂趣和藝術魅力,但兵有勝敗,棋有輸贏,貴在友誼,修身養性。冬去春來,芳韻含香,綺思怪招,博采眾長。早有《詠象棋》詩一首:“幄帷士相多機變,一卒功成見太平”。
有一些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一年一度總是相約而來,只因它有賞不完的風姿綠箭,逸韻清幽,智水潤根,仁鋤護芳,清芬九畹,并蒂一池,得其真韻,溢遠盈香。喜悅又喜悅。
迎四季花開,愿三生靜好。蘭花含苞那一次次如約的相遇,似是久別的重逢。抬眸間明窗亮幾,寬臺守望,蘭葉葳蕤,芝蘭盛放,碧綠盈盈,淡香冉冉,架書卷卷,詩意芬芬,如此便是心之所向,寧靜致遠也。
如今守著錦瑟華年,聆聽一曲古樂,泰然歡喜。當捧著一本書,感深邃、明心智,與智者談笑風生;啜一口茶,感沉浮起落、輪回百轉,品出通體舒暢,苦樂縈懷;吟哦一首詞,雅賞一朵花,讓詞意融為惠香一瓣,清露一滴,滋潤心魂,蕩滌靈魄;那些生命里,燃燃盛放的一場場繽紛的花事,在春去春回,唐詩麗影,宋詞清韻,明清雅趣間流淌的神韻,堅韌美麗,淡泊從容,優雅清新,無不遺落著或繁華或寂寥的清音。相思也好,憂思也罷,此刻,我們只需靜守一段流水光陰,翻著金戈鐵馬的詩書,坐擁山水,談笑自如,感受“詩酒趁年華”的真意,如此,也不枉此生了。
上一篇:詩意之菊
下一篇:誤入蚊子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