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瑞明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與《建炎以來系年要錄》,是熟悉宋代典章制度的李心傳編撰的姊妹作。
北宋滅亡,朝廷重要的典籍都散失了。南宋建立以后,百廢待舉,尤其是國史不可中斷,李心傳將公元1127-1202年(建炎以來到嘉泰二年)七十余年間,凡有關一時之利害、一人之得失、一事之源流、一物之因革的史料,都加以搜集,分門編類,寫成《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共記有六百零五事,包括甲、乙兩集。甲集二十卷,分上德、郊廟、典禮、制作、朝事、時事、故事、雜事、官制、取士、財賦、兵馬、邊防十三門;乙集二十卷,少郊廟一門,而末卷別出邊事,亦為十三門,每門各分子目。雖書名雜記,其體例實同會要,與《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互相經緯,彼此補充。甲集寫成于公元1202年(嘉泰二年),乙集寫成于公元1216年(嘉定九年)。據張端義《貴耳三集序》稱,李心傳曾告以《朝野雜記》尚有丁、戊二集將成。據此推測,則在甲、乙集之外,晚年寫成丁、戊集,但未能傳世。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對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的禮樂、刑政、職官、科舉、兵農、食貨,記載得比較完備,很多內容不見于《文獻通考》及《宋史》諸志,它是南宋野史中最詳細的一部史料書。甲集卷十四《財賦一》告訴我們:東南歲入之數,上供錢二百萬緡,這是正賦。經制錢六百六十余萬緡,總制錢七百八十余萬緡,月樁錢四百余萬緡,這些是增賦;加上茶鹽酒算、坑冶、榷貨、糴本、和買的收入,又有四千四百九十余萬緡。這些數字說明,南宋淳熙末歲入增至六千五百三十余萬,已超過北宋歲入最高額。南宋老百姓賦稅負擔很重。南宋最大的開支是兵費,甲集卷十八《乾道內外大軍數》估計,南宋有兵百萬,一兵一歲約費用五十千,一年的兵費則為五千萬。這是最低的估計,李心傳估計:“合錢糧衣賜約二百緡可養一兵”。《朝野雜記》中,有很多統計數字,如甲集卷十四《景祐慶歷紹興鹽酒稅絹數》、《總論國朝鹽》、及《蜀鹽》等方面的一些統計數字,都是很寶貴的,可供參考。
《朝野雜記》中有一些史料是從道聽途說得來,不免傳聞失實。然“大綱細目,粲然悉備。”不失為一部有價值的史料書。這部書在宋代有成都辛氏刊本。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有《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六冊。
上一篇:張翼之《左傳紀事本末》中國名著簡介
下一篇:王瑞明《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中國名著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