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趙春芹魏惠明
【原詩】:
春眠不覺曉(2),處處聞啼鳥(3)。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原詩作者】:孟浩然
【導讀入境】:
這首小詩僅四行二十個字,寫來卻有優美的情致:涼風習習,春雨沙沙,和著春天醉人的芬芳,詩人甜甜酣睡,竟一覺睡到了天色大亮。原來竟是那遠近應和、細碎悅耳的鳥鳴聲把詩人從這春曉美夢中喚醒,報道了春光的美好。醒來之后,詩人忽又憶起,昨天夜里又是風又是雨,也真不知春花被打落了多少。
【賞析】:
這首詩描寫春景,同時也抒發了作者愛春惜春的感情。本詩著重通過聽覺形象,去寫春之聲:那處處啼鳥,聲音婉轉動聽,那春風春雨,紛紛灑灑。這些雖只是詩人在室內的耳聞,但同時這陣陣春聲也誘使讀者自己去想象、體味室外鶯歌燕舞、鳥語花香的爛熳春光。這是用春聲來渲染戶外春意鬧的美好景象。宋代葉紹翁“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的名句,在寫法上恰與《春曉》詩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葉詩是通過視覺形象,由伸出墻外的一枝紅杏,把人引入墻內,讓人想象春景。
行文回環波折。首句破題,寫春睡的香甜。次句即景,寫悅耳的春聲,也交代了醒來的原因。三、四兩句,由寫回憶又轉寫眼前,是由剛醒來時聽到的鳥鳴聲,轉而想到了夜來的風雨聲。詩人由喜春翻為惜春,而惜春即由愛春而生,從而也才有因聽瀟瀟春雨而引出對花木的擔憂。如此豈不更能表現出他對春光和大自然無比摯愛的情韻嗎?
語言平易淺近,毫無斧鑿痕跡,而以情深意真動人。詩風平淡清腴,其聲情與文情婉轉諧美,真令人回味不已。
【思考題】:
有人說,詩的最后一句是全詩的升華。可想象一下本詩末句的豐富涵義。
上一篇:中學生《春怨》古詩詞鑒賞
下一篇:中學生《李憑箜篌引》古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