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無人生還》
小馬哥:
聽起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人生真的很豐富也很輝煌啊,那么,安子,能不能給我們的聽眾介紹一下她的作品呢?
安子:
好的。我之前在咱們節目做過一期《東野圭吾作品賞析》,其中就提到過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稱為偵探小說女王。偵探推理小說是通俗文學的一種體裁,屬于驚險神秘小說的范疇。偵探小說主要寫具有驚人推理和判斷能力的人物,根據所能掌握的線索,破解犯罪疑案的故事。
在阿加莎·克里斯蒂海量的作品里,最受推崇的,就是《無人生還》、《東方快車謀殺案》和《羅杰疑案》,還有《尼羅河上的慘案》《ABC謀殺案》《校園疑云》《怪鐘疑案》等,但是最成功的,當屬前三部。
《東方快車謀殺案》和《尼羅河上的慘案》,相信很多讀者都看過電影,這里我特別想和聽眾朋友們聊一聊的是《無人生還》。
《無人生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最成功的作品,全球銷量超過一億冊。原作出版于1939年,又名《十個小黑人》《童謠謀殺案》《孤島奇案》《十個小印第安人》《一個都不留》《孤島十命》等。說的是八個素不相識的人受邀來到德文郡附近的印第安島上,(也有翻譯為士兵島。)開篇描述八個人各自在旅途中的情況,他們被一個叫作歐文的人引導到同一個地方,就是印第安島。抵達后,接待他們的卻只有管家羅杰斯夫婦。
這十個人在晚餐時,終于相互認識、熟悉起來,然而正當他們覺得輕松的島上假期就要開始時,一個聲音打破了寂靜。后來他們才發現,是一臺留聲機發出的。這個聲音指控這八位賓客以及管家夫婦都曾犯有謀殺罪。
本來大家以為受邀來到這個小島度假,會有一段輕松愉快的假期,沒想到卻變成了惶恐不已的“末日審判”。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房間里發現了一首關于十個印第安人相繼死去的兒歌,而餐桌上竟然還擺著十個小瓷人。接著,噩夢開始,這十個人一個接一個地死掉,更讓人恐懼的是,每個人的死亡,都是按照兒歌里所說的方式死掉的。而每死一個人,餐桌上的小瓷人就會莫名其妙地少一個。這十個人,從“末日審判”的那一刻起,時時刻刻處在死亡的恐懼之中,然而他們找遍整個小島,除了他們這幾個人,島上再沒有任何其他人。直到最后,這十個人全都按照兒歌里所說的方式死掉了。
小馬哥:
這個故事聽起來就很恐怖。
安子:
是的,包括作者自己,她在“自傳”中說過這樣一段話:“我之所以寫這本書,是因為它很難寫,可是這個想法一直縈繞在我的腦際。有十個人要相繼死去,而又不能寫得太荒唐,或者使謀殺者顯得一目了然。我是經過大量的策劃之后才寫成的,我對自己寫成這本書感到高興。它條理清晰、直截了當,雖然有重重謎團,但卻有個非常合理的解釋。事實上,為了解釋,它應當有個尾聲。”這本書的反映很好,對它的評論也不錯。阿加莎·克里斯蒂感到非常開心,因為她比任何評論家都清楚寫這本書的艱難。
注解:《無人生還》里借用童謠,暗示每個人的結局,這首童謠就是整本書的濃縮。
十個小士兵,出門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個只剩九。
九個小士兵,秉燭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個只剩八。
八個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連不離去,八個只剩七。
七個小士兵,舉斧砍柴火;失手砍掉頭,七個只剩六。
六個小士兵,捅了馬蜂窩;蜂來無處躲,六個只剩五。
五個小士兵,同去做律師;皇庭判了死,五個只剩四。
四個小士兵,結伴去海邊;鯨魚吞下腹,四個只剩三。
三個小士兵,動物園里耍;狗熊一巴掌,三個只剩倆。
兩個小士兵,日頭下面棲;毒日把命奪,兩個只剩一。
一個小士兵,落單孤零零;懸梁了此生,一個也不剩。
小馬哥:
真的是《無人生還》啊,那么兇手到底是誰?
注解:阿加莎在《無人生還》中開辟了“孤島模式”,所謂孤島模式,是指一群人聚集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里,由于特殊情況而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絡,并且暫時無法離開這個環境。而與此同時,兇案發生,兇手就在這些人中間,偵探就在這樣的情形下展開有限度的搜查和推理。
安子:
兇手,就在這十個人中間,如果聽眾們有興趣,可以去看原著,非常震撼。
在《無人生還》中,有大量的心理描寫,以及從兇手角度展開的自述,細致入微。在這樣的孤島上,不管身份是貴族還是貧民,都一樣面臨著殘酷的死亡,最真實的人性就在這時體現了出來。而最后,兇手自白中所表露出的身份和殺人動機,讓人唏噓不已。
上一篇:《新來的人:美國高中故事》作品解讀
下一篇:《母親》作品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