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一天住進山下酒店,晚上特意吃了一片安眠藥,養精蓄銳,準備天明登山。偏偏天不作美,陰雨不期而至,熱情被雨水澆濕了大半。懶洋洋走到山腳下的磚垛樓,直到望見一身戎裝的戚繼光塑像才打起精神。戚帥一向治軍嚴厲,不愿意看到有人松松垮垮的樣子。
上山石階窄而陡,仿佛一架天梯靠在懸崖峭壁上,旁邊就是大溝深澗,必須兩眼緊盯腳下。腳下云絲生起,濃而成霧,漫過腳面,攔腰絆腿,有趟水的感覺。走著走著,腿腳輕生起來,云霧漸漸稀薄,石階漸漸清晰。聽誰吆喝一聲,猛抬頭,已經跳出霧靄,站在云彩上面了?;赝麃砺罚坪Q蜎]山巒,填平了溝壑,大小山頭變成島嶼。島嶼之間一條整齊的堤岸,這便是雨后的長城了。面對滾滾而來的云濤的撲打,巋然不動?!皵橙恕币淮未伪蛔驳梅凵硭楣牵K于偃旗息鼓,全軍覆沒。這場景似乎是一幕幕古代戰爭的回放,又好像今天世界上一次次軍演,看得人目瞪口呆。
說話間,不知哪來的風把頭上云帳撕破,陽光瀑布般傾瀉下來,把天空照亮,把山巒染紅,給原本壯麗的長城鑲上了一道耀眼的金邊。整個金山嶺綺麗如天上宮闕,那長城更燦爛如神話中的南天門了。這般景色太少見了,真是因禍得福,讓人想起蘇東坡描寫西湖的那兩句詩:湖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心滿意足,身上給力,直上長城最高處。四下張望,滿目蔥蘢??茨情L城,依山憑險,曲折蜿蜒,像一條游龍,在萬山叢中高低隱現,縱橫盤旋,搖頭擺尾,帶動天上的云腳下的山,一起飛動起來。站在長城上的我,也像騎在龍背上,腋下生風,提神長氣。
專家們說:“萬里長城,金山獨秀”,真是概括得好。我也曾差不多游覽過全國各地的長城,有個比較。山海關單刀入海,引人注目的是外面的海,八達嶺一字排開,看點是前后的山。唯獨這金山嶺,展示的是全部的自己。橫空出世的氣象,變化無窮的陣勢,美輪美奐的建筑,精益求精的藝術,還有更多我看不清道不明的奧妙和神奇。這段長城,東起望京樓,西到古北口,長度21華里,碉樓158座。一樓一點,一段一線,擺成各種各樣的幾何圖形,有角,有弧,有圓;形似一個一個的方塊漢字,如人,如丁,如之。凹進去的像口袋,誘敵深入,凸出來的像拳頭,互成犄角之勢。我沒見過諸葛亮的《八陣圖》,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如果航拍就是一串長長的外國字母,讓外國人或者外星人去研究考證吧。
天工開物,事在人為,這里的奇跡與一個古代的奇人有關——民族英雄戚繼光。此人曾是薊鎮總兵,任職十六年,督修長城一千二百里。金山嶺長城是他得意之作,也是中國長城收官之作。清兵入關,康熙作了一首詩:“長城盡處海山奇,守險無勞百萬師。寰宇蒼生歸歷數,當年指顧定鴻基?!痹僖矝]修長城。萬歷年間北方無戰事,戚繼光放開手腳修城備戰。總結前人經驗:“因地形,因險制塞”。摒棄雁門關、得勝口關城垂花門的富麗堂皇,又改進大境門、紫荊關要塞的平淡無奇,嘔心瀝血,集思廣益,完成了千古長城由簡到繁、由繁到簡的演變,既符合實戰要求,又完善建筑美學。二十萬北方民工,三千名浙江戚家軍,按照他的藍圖施工,一絲不茍。為了體現責任心,工匠把名字刻在城磚上,“延綏營造”,“鎮虜奇兵營萬歷七年造”,“萬歷五年山東左營造”。如今大小弧頂段垛口墻,還保留著文字墻五百多米長,成為金山嶺長城一道奇觀。
在長城上走走停停、爬上爬下,思緒隨之起伏,目光隨之遠去。閉上眼睛還能聽見歷史上種種議論評說。有人寫詩:“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保ㄎ簳x陳琳)也有人說:“孤島漫磚秦聲里,長城自是萬年功?!保髦熘┥胶jP長城,一邊有想哭倒長城的“姜女墳”,一邊有代夫守邊的“媳婦樓”。我身邊的兩個青年詩人,一個說它是歷史版圖上的一道裂痕,一個說它是民族團結中的一條拉鏈。一堵墻有兩個側面,從不同的角度看長城。兩個側面合在一起,長城就是一個主體——和平。長城是中華民族追求和平的鑒證,長城的每一塊磚石都凝結著中國人民的愿望和期待。
中國的長城并非始于秦,早在春秋時期,各諸侯國都筑城,保衛一方平安。隨著戰爭兼并,國土越來越大,邊城越來越長。早期的長城并不都是東西向的,縱橫都有。楚長城是U字形,稱方城。公元前656年,齊攻楚,楚將屈完迎敵,對齊侯說,楚國有方城,可以作為城防,又有漢水做城池,足可以抵擋。齊侯見楚國防御堅固,只好收兵。這便是長城保衛和平的第一次實例。秦統一中國,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萬里長城。漢明兩代又大規模修建長城,地球上出現了個最大的漢字:一。
今天,長城已經是一個符號,一個國防建設的代名詞。國歌里寫著:“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1984年鄧小平題詞:“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有備無患,擁有強大的國防力量,就可以化干戈為玉帛。歷史上,長城和絲綢之路常常是并行的。
上一篇:《酒器賦》高翔散文賞析
下一篇:《金色田野》楊漢立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