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之忍第九十七
年少之忍第九十七
人之少年,譬如陽春,鶯花明媚,不過九旬,夏熱秋凄,如環斯循。人壽幾何,自輕身命;貪酒好色,博弈馳騁;狎侮老成,黨邪疾正;棄擲詩書,教之不聽。玄鬢易白,紅顏早衰,老之將至,時不再來。不學無術,悔何及哉!噫,可不忍歟!
【譯文】
人生中少年和壯年時期,就像春天一樣陽光明媚,但春光易逝、好景不長,鶯花明媚的時光也不過三個月便過去了,接著便是炎熱的夏季,隨之是萬物凋零的秋季,之后就是冰天雪地的冬季,四季如此循環往復。人的壽命又能有多長呢,怎么能自己輕視自己的生命,沉溺于酒色、賭博下棋、游玩等事情上來消磨美好的時光,侮辱怠慢老年人,與壞人拉黨結派,與好人結怨記仇;不讀圣人之書,別人的教導也聽不進去。黑發很快就變白了,紅顏很快就衰老了,老年馬上就會到來,過去的美好時光一去不復返。自己既無知識也無技能,碌碌無為,一事無成,到時后悔哪里來得及呢!唉!青春美好但易逝,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青少年的時候,怎能不忍住自己虛擲光陰的放縱之心呢!
【評析】
人的壽命又有多少呢?青春易老,年華易逝。人的一生其實是很短暫的,如果抓不住就會后悔莫及。對此,年輕人應該忍住自己輕狂的樣子,不貪圖生活享受,珍惜青春,珍惜時間,努力向前,只有這樣,才能終有所成。
典例闡幽 少年英雄甘羅忍而有智
自古英雄出少年。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應當是“地無南北,人無老幼”。只要是有能力的人就應該出來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十二歲的甘羅,不以年紀小而自怯,相反,運用智慧解決了不少國家政治、外交中的難題。
文信侯呂不韋想攻打趙國以擴張他在河間的封地,他派剛成君蔡澤在燕國做大臣,經過三年努力,燕太子丹入秦為質。文信侯又請秦人張唐到燕國做相國,以聯合燕國攻伐趙國、擴大他在河間的封地。張唐推辭說:“到燕國去必須取道于趙國,由于過去伐趙結下仇怨,趙國正懸賞百里之地抓我。”文信侯很不高興地令他退下。少庶子甘羅問:“君侯為什么這般不高興呢?”文信侯說:“我讓剛成君蔡澤到燕國做了幾年工作,使太子丹入朝為質,一切就緒了,現在我親自請張唐到燕國為相,他竟推辭不去!”甘羅說:“我有辦法讓他去。”文信侯厲聲斥到:“走開!我親自出馬他尚且無動于衷,你還能有什么辦法!”甘羅辯解說:“古時項七歲時即為孔子師,我今年已十二歲了,君侯為何不讓我去試一試,為何不由分說便呵斥于我呢!”
于是甘羅拜謁張唐,問他:“閣下認為您的功勛比武安君如何?”張唐說:“武安君戰功赫赫,攻城略地,不可勝數,我張唐不如他。”甘羅問:“閣下果真自知功不及武安君嗎?”張唐答道:“是的”甘羅又問:“閣下您看,當年執掌秦政的應侯范雎與今日文信侯相比,哪一個權勢更大?”張唐說:“應該不如文信侯。”甘羅問:“閣下確認這一點嗎?”張唐說:“是的。”甘羅說:“當年應侯想攻打趙國,可武安君阻攔他,結果應侯在離咸陽七里處絞死武安君。現在文信侯親自請您去燕國任相,閣下卻左右不肯,我不知道閣下身死何地啊!”張唐沉吟道:“那就麻煩您跟文信侯說我張唐樂意接受這一使命。”于是他讓人準備車馬盤纏,擇日起程。甘羅又去跟文信侯說:“請君侯替我備五輛車子,讓我先去趙國替張唐打通關節。”
于是甘羅去見趙王,趙王親自到郊外迎接他。甘羅問道:“大王聽說太子丹入秦為質的事嗎?”趙王說:“也聽到了風聲。”甘羅分析道:“太子丹到秦國,燕國就不敢背叛秦;張唐在燕,秦國也不會欺辱燕國。秦、燕相親,就是為了伐趙,趙國就危險了。秦、燕相好,別無他故,只是為了攻伐趙國,擴張河間地盤而已。為大王計,若能送給我五座城邑去拓展河間之地,就能使秦國遣還太子丹,并且聯合趙國一道攻打燕國。”趙王當即割讓五座城邑,秦國也打發太子丹歸燕。趙國攻打燕國,得上谷三十六縣,分給秦國十分之一的土地。
上一篇:忍學《屠殺之忍第七十二》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忍學《忠之忍第十八》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