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
(莊公十年)
【題解】
無疑,曹劌是本文的主角,魯莊公只是作為配角出現在文中。和魯莊公相比,曹劌的謀略處處技高一籌。最難能可貴的是魯莊公能采納曹劌的計謀,而且還虛心請教。如果沒有賢明的魯莊公的配合,曹劌的計謀只能是紙上談兵,這樣的話魯國也就不可能在長勺之戰中以勝利者身份出現在讀者的面前。
【原文】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1]。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2],又何間焉[3]。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幢?,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4],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赱5],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可以一戰[6],戰則請從。”
【注釋】
[1]曹劌(guì):魯國人,一作曹沫。
[2]肉食者:食肉者,指做官有俸祿的人。
[3]間:參與。
[4]犧牲玉帛:指祭神用的牛、羊、豬及寶玉、綢帛。
[5]孚:信服。
[6]以:憑借。
【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出兵應戰,這個時候曹劌請求拜見莊公。他的老鄉對他說:“當大官拿俸祿的人會為這件事情出謀劃策的,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做大官的人目光短淺,不能作長遠的考慮。”于是他入朝拜見莊公。曹劌問莊公:“您同齊國作戰憑借的是什么?”莊公回答說:“衣食一類用來安身的物品,我不敢獨自享用,必定要分一部分給其他人?!辈軇フf:“這種小恩小惠沒有遍及所有的民眾,他們不會追隨您去作戰的?!鼻f公說;“祭祀用的牲畜、寶玉和絲綢,我不敢虛報,對神靈一定會做到忠實誠信?!辈軇ゴ鸬溃骸斑@種小信不足以使鬼神信任,鬼神是不會給您賜福的。”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盡管不可能—一明稟,但也一定要處理得合乎情理?!辈軇フf;“這是盡心盡力為民辦事的表現,可以憑這個同齊國打仗。打仗的時候,請讓我跟您一道去?!?/p>
【原文】
公與之乘[7]。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8]。劌曰:“未可?!毕?,視其轍[9],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注釋】
[7]乘:乘戰車。
[8]馳:驅車追趕。
[9]轍:車輪行過的痕跡。
【譯文】
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兵車,與齊軍在長勺發生會戰,莊公準備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是時候。”齊國人已經打了三通鼓。曹劌說:“現在可以了?!饼R軍大敗,莊公準備驅車追趕齊軍。曹劌說:“還不行?!彼铝塑?,細看齊軍的車轍,然后登上車前橫木遠望,說:“可以追擊了?!庇谑情_始追擊齊軍。
【原文】
既克[10],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11],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12],故逐之?!?/p>
【注釋】
[10]既克:已勝。
[11]再:第二次。
[12]靡:倒下。
【譯文】
戰勝以后,莊公問曹劌為什么會取得勝利。曹劌回答說:“作戰全憑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兵們鼓足了勇氣,第二次擊鼓時勇氣就衰退了,第三次擊鼓時勇氣便耗盡了。他們的勇氣沒有了,而我們的勇氣剛剛振奮,所以能夠戰勝他們。大國用兵作戰難于捉摸,恐怕會中他們的埋伏。我細看他們的車轍已經亂了,遠望他們的旗子已經倒下,知道他們是真的潰敗,所以才追逐他們。”
【評析】
這篇文章重在表現曹劌的“遠謀”,故此文章的材料都是緊緊圍繞“論戰”來選取的。第一段通過曹劌與魯莊公的一問一答,來凸顯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條件是人心的向背,刻畫了曹劌“取信于民”的戰略思想。第二段簡述曹劌指揮魯軍進行反攻、追擊和最后取得勝利的過程,將曹劌杰出的軍事指揮才能刻畫得淋漓盡致,并為下文分析取勝的原因埋下了伏筆。第三段描寫了為什么會取得勝利,突出曹劌善于把握戰機,謹慎而又果斷的戰術戰略思想。
文中對曹劌這位奇人的描寫,曾給讀者留下好多個懸念,然而這些懸念隨著故事的發展逐一被解開。他一而再地否定魯莊公的小惠、小信,是因為他把國君愛民如子看成是戰勝敵人的最根本原因。他在戰斗中后發制人,為的是“彼竭我盈”。他不輕率地下達追擊齊軍的命令,是因為擔心中了敵人的埋伏。上述懸念的破解,都是通過曹劌本人來述說的。至于文章一開始設置的懸念,也就是曹劌為什么要以平民身份主動求見魯莊公,并且還說“肉食者鄙”,全文結束以后讀者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曹劌心懷宏圖壯志,有其超人的智慧,因此才毛遂自薦,并且俯視朝廷群臣。
上一篇:左傳全集《齊魯夾谷之會》原文賞析與注解
下一篇:左傳全集《周鄭交質》原文賞析與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