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腔作勢
不論你的道德怎樣高,不論你的學問怎樣好,我勸你不要擺架子。
擺架子,就是裝腔作勢。
裝腔作勢者,自以為品學兼優,有許多地方是不肯去的,有許多言語是不肯講的。清代末年,浙江有一位全省聞名的道學先生,接到一個請吃花酒的帖子。他非獨不肯赴約,并且寫了一封長信,大大責備他那位出請帖的友人。他信中主要的一語是“讀書人豈可挾妓飲酒?”后來那位老先生,到了六十多歲,身患惡疾而亡。據說他雖然不肯公然入堂子、吃花酒,他倒暗暗打野雞、偷婆娘。那位老先生,真能擺空架子。
多年前的某夕,鄭公設宴,同座都是我的熟人。我不識相,鬧了一個大笑話,恐怕我多喝了酒罷。我忽然想到古小說《金瓶梅》,口中就說出潘金蓮、李瓶兒等名字來。我最初稱贊金瓶美麗的時候,男客大家不響,女客大笑不止。等到后來我講到金瓶招待西門慶的方法,男客對我怒目而視;兩位女客,一位垂頭,一位以手蔽面。我仍舊不識相,繼續妄言,繼續大嚼。……我真的丑極了,我竟不知道他們已經完全離席了。我一看,連主人也不見了。剩下來的我,只好獨酌獨嚼。其實我沒大醉。我聽見隔壁客室中一個男子批評道:“豈有此理!那種話能在大庭廣眾中講么?”講那句話的人姓高,他是我多年的花酒朋友。他真能裝腔,我太不作勢。
那天晚上,我未免過分。有女客在座,我們本不應該提起那些風花雪月的事。不過那兩位女客,你知道是什么出身?姓潘的由妓而妾,姓李的兩離兩嫁。
我們做人,——像我那樣過分,固然錯誤,但是上文的“老先生”也太虛偽。詩曰:
裝腔作勢,
豈是君子?
極端直爽,
亦受輕視。
所以,我們做人,不應該去的地方,倘然有人硬拖我們去,不妨去去;不應該講的話,倘然有人硬要我們講,不妨講講。否則我們一定變成討厭人、偽君子——一個朋友都沒有。但是不可過度呀!奉勸諸君,一方面不必裝腔作勢,一方面不可過度爽直。
原載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十日《新中國報》
上一篇:裝作
下一篇:觀察與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