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州犁問囚
(襄公二十六年)
【題解】
想知道什么叫陰險嗎,伯州犁的做法就是最好的詮釋。這種人就像隱藏在犄角旮旯里的敵人,危害性比公開拿槍站出來的敵人要大很多,更讓人痛恨厭惡。
【原文】
楚子、秦人侵吳[150],及雩婁[151],聞吳有備而還。遂侵鄭,五月,至于城麇[152]。鄭皇頡戍之,出,與楚師戰,敗。穿封戌囚皇頡,公子圍與之爭之。正于伯州犁[153],伯州犁曰:“請問于囚。”乃立囚。伯州犁曰:“所爭,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154],曰:“夫子為王子圍,寡君之貴介弟也[155]。”下其手[156],曰:“此子為穿封戌,方城外之縣尹也。誰獲子?”囚曰:“頡遇王子,弱焉[157]。”戌怒,抽戈逐王子圍,弗及。楚人以皇頡歸。
【注釋】
[150]楚子:楚康王,名昭,共王之子。
[151]雩(yú)婁:吳國地名,在今河南商城東。
[152]城麇(jūn):鄭國地名。
[153]正:評論是非。
[154]上其手:高舉他的手。
[155]貴介:貴寵,尊貴。
[156]下其手:放下手。
[157]弱:戰敗,
【譯文】
楚康王、秦國人聯兵侵襲吳國,到達雩婁,聽到吳國有了準備而退回,就乘機入侵鄭國。五月,到達城虞。鄭國的皇頡在城糜戍守,出城和楚軍作戰,戰敗。穿封戌俘虜了皇頡,公子圍和他爭功,要伯州犁主持公正。伯州犁說:“請問一下俘虜。”于是就讓俘虜站在前面。伯州犁說:“所爭奪的對象便是您,您是君子,有什么不明白的?”舉起手,說:“那一位是王子圍,是寡君的尊貴的弟弟。”放下手,說:“這個人是穿封戌,是方城山外邊的縣尹。誰俘虜您了?”俘虜說:“頡碰上王子,抵抗不住,”穿封戌發怒,抽出戈追趕王子圍,沒有追上。楚國人帶著皇頡回去。
【評析】
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伯州犁。他原先是晉國人,父親伯宗為晉國大夫,史傳評價“伯宗賢,而好以直辯凌人”,是一個正直無私且講話不給人留有余地的人,因此結怨不少,最終因為得罪了晉國權臣郤氏而被殺。伯宗的妻子是個有著遠見卓識的女子,多次勸他不要那么鋒芒畢露,伯宗就是不聽。妻子沒有辦法,只好再勸他結交幾個知心朋友,萬一將來有什么不測可以將兒子伯州犁相托付,伯宗總算聽了這一條,與大夫畢羊交好。后來伯宗被殺,畢羊將伯州犁送到了楚國,終于幸免于難。
伯州犁的為人處世風格跟伯宗相比的話簡直有天壤之別。這個小故事便讓我們目睹了他善于玩弄手法的陰險嘴臉。然而,最讓人痛恨的還不是他的不公正,而是他表面上還要裝出大公無私的樣子,不給他人留下任何作弊的把柄。不僅要讓人感嘆其用心之深。像伯州犁這種人在日常生活中還為數不少,他們正如隱藏在陰暗角落里的敵人,危害性比公開拿槍站出來的敵人要大得多,也更要讓人提高警惕。
上一篇:左傳全集《楚昭王不禜》原文賞析與注解
下一篇:左傳全集《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賞析與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