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侗·靜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君子養身,莫善于靜。靜如止水①,靜如明鏡。水止乃澄,鏡明斯應。能明則誠,知止而定。息氣凝神,收視返聽。厥心惟淵②,其言也讱③。好動多兇,或生悔吝④。處既寡營⑤,出亦不競⑥。道有行藏⑦,色無喜慍⑧。庶幾優游⑨,樂天知命⑩。
【注釋】
①止水:不流動的水。
②厥:其。
③讱(ren):說話困難貌。《論語·顏淵》:“仁者,其言也讱”
④悔吝:災禍。《易·系辭上》:“悔吝者,憂虞之象也。”
⑤處:隱退。
⑥出:出仕。
⑦行藏:《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后因以行藏指出處或行止。
⑧慍(yun):含怒,怨恨。
⑨庶幾:也許可以。優游:悠閑自得。
⑩樂天知命:《易·系辭上》:“樂天知命,故不憂。”意思是樂從上天的安排,知守性命的分限,故能不憂。
【譯文】
君子修養自身,沒有比靜更好的。靜如不流動的水,靜如明亮的鏡子。水不流動才能澄清,鏡子明亮才能照人。能明哲才能真誠,知道休止才能安定。屏住氣息,精神集中,不看不聽。他的心像深潭,他說話也很難。好動多兇,或者產生災禍。隱退時既能少營求什么,出仕也不和別人競爭。處世之道有進有退,臉色卻無喜悅或惱怒。這樣,也許可以悠閑自得,樂天知命。
上一篇:《劉禹錫·陋室銘》原文注釋與譯文
下一篇:《裴頠·女史箴》原文注釋與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