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6】傳世家訓
(田田、成蹊編譯,黨建讀物出版社,13萬字,2016年12月第1版,2017年8月第5次印刷,40元)
△《傳世家訓》博采史籍,聚其要言,以為近誡。14位歷史人物,家法嚴肅,高風篤行,可仰可師。
○顏之推《顏氏家訓》;李世民《帝范》;司馬光《家范》;陸九韶《居家正本制用篇》;朱熹《朱子家訓》;袁采《世范》;楊繼盛《諭應尾應箕兩兒》;李應升《誡子書》;朱用純《治家格言》《勸言》;愛新覺羅·玄燁《庭訓格言》;張英《聰訓齋語》;張廷玉《澄懷園語》;陳宏謀《陳宏謀家書》;曾國藩《曾文正公家訓》。
○據統計,我國歷代傳世的家訓有230余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求忠臣于孝子之門”。
○《顏氏家訓》:“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胺蛏豢刹幌В豢善埾А薄?/p>
○《帝范》分為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誡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十二篇,涵蓋了古代帝王治國理政的各個方面?!爸钦呷∑渲\,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無愚、智、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無棄材,明主無棄士。不以一惡去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機,盡其所有”。
○孟子:求之有道,得之有命。
○1182年,朱熹編訂的《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和《孟子集注》首次合并刊行,命名為《四書章句集注》,這是經學史上“四書”之名首次出現,朱注本成為元明清三代科舉考試的官方指定教材。“慎勿談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長”?!叭擞行∵^,含容而忍之;人有大過,以理而喻之”。“處世無私仇,治家無私法”。“勿損人而利己,勿妒賢而嫉能”。
○心術是一個人的核心。
○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
○康熙《庭訓格言》。“凡天下事不可輕忽,雖至微、至易者,皆當以慎重處之”。“圣人以勞為福,以逸為禍也”?!叭酥簧m云命定,然而命由心造,福自己求”。
○張英《聰訓齋語》。“人心至靈至動,不可過勞,亦不可過逸,惟讀書可以養之”。
○“終身讓路,不失尺寸”。
○張廷玉《澄懷園語》?!叭松鷺s辱進退皆有一定之數,宜以義命自安?!薄胺踩丝吹锰煜率绿菀?,由于未曾經歷也。待人好為責備之論,由于身在局外也。‘怒’之一字,圣賢從天性中來;中人以上者則閱歷而后得之;資秉庸暗者雖經閱歷,而夢夢如初矣”。呂叔簡曰:“‘做官大都是苦事,為官原是苦人。官職高一步,責任便大一步,憂勤便增一步。圣賢胼手胝足,勞心焦思,惟天下之安而后樂;眾人快欲適情,身尊家潤,惟富貴之得而后樂’。予愛其語,書一通于座右”。
○古人云:“教子之道有五:靜其性;廣其志;養其材;鼓其氣;攻其病。廢一不可”。
○曾國藩:“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惡,而不能實用其力,以為善去惡,則謂之自欺”。
(2017年10月17日晚11:40閱畢)
上一篇:人生的智慧:叔本華修心課
下一篇:你的第一本哲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