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童話《[蘇聯]比安基·小螞蟻歷險記》鑒賞
[蘇聯]比安基
小螞蟻爬上了白樺樹。他爬上樹頂往下望,那地上他居住的螞蟻窩很小很小了。
小螞蟻蹲在一片樹葉上,心想: 我在樹上歇上一陣,再慢慢下去也沒事。
螞蟻的時間觀念很強: 太陽一偏西,就趕緊往回跑。太陽一西沉到地平線下,螞蟻們就把所有進出口和通道都堵上,接著就睡覺。誰回家晚了,就被關在外頭過夜。
太陽向森林落了下去。
小螞蟻蹲在葉片上,心里想: 沒有關系,我能來得及的,下去快得很。
小螞蟻蹲著的那片樹葉已經黃了,干了。風呼地一吹,這片樹葉就飄落了下來。
這片樹葉飄呀飄,飄過森林,飄過河流,飄過村落。
小螞蟻隨著枯葉飛在空中,一忽兒高,一忽兒低,他差點兒沒嚇死。風把樹葉吹送到村外一塊草地上空,就在那里拋下了。樹葉落在一塊石頭上,撞傷了小螞蟻的腳。他在石頭上尋思道:“我的小腦袋撞破了。我如今回不了家了。這里周圍倒是平坦的。要是一切都好好的,我能一下子就跑到家,可現在糟了: 我的腳疼得厲害。還挨餓哩,這里只有啃泥巴。”
小螞蟻向四周看了看: 旁邊躺著一條毛蟲,毛蟲雖然是蟲,但前身有腳,后身也有腳。
小螞蟻對毛蟲說:“毛蟲,毛蟲,背背我回家吧。我的腿疼得難受。”
小毛蟲說:“你該不會在我背上咬我吧?”
“我不會咬你的。”
“那你就蹲到我背上,我背你回家。”
小螞蟻攀上了毛蟲的背。毛蟲弓起背,后腳碰上前腳,尾巴碰到了頭,接著又一下拉直,像一根小樹枝那樣躺在地上。這就像丈量土地一樣,所以叫做“量地蟲”。他躺直過后,又弓起身子。毛蟲就這樣往前走著,丈量著地面。
小螞蟻在毛蟲背上,一下上天,一下落地,一下頭向地,一下頭朝天。
“我再也受不了啦!”小螞蟻難過地叫道,“停下,不然我要咬你了!”
毛蟲停住了,直躺在地面上。小螞蟻爬下來。他已經上氣不接下氣了。
小螞蟻四下里望了望: 前面是一片草地,草地上橫著些斷了的草莖。有一只蜘蛛在青草上大步走著,瞧他那細瘦的腳,就像踩著高蹺似的,一個腦袋在細腳之間上下擺動著。
“蜘蛛,哎,蜘蛛,背背我回家吧!我的腳疼得厲害。”
“好說,上來吧,我背你。”
小螞蟻沒法兒爬上去,只好沿著蜘蛛腳爬上去,爬到膝蓋高處,然后再從膝蓋往下爬到蜘蛛背上,因為蜘蛛的膝蓋比背還要高。
蜘蛛開始踩高蹺了,一只腳在這里,另一只腳在那里。他一共有八只腳,像八根織針似的,在螞蟻眼中晃來晃去。可蜘蛛走得太慢了,大肚子在地上拖著。走得這么慢,小螞蟻不耐煩了。他差點兒咬蜘蛛一口。這時碰巧走上一條光滑的路了。
蜘蛛停了下來。
“下來,”他說,“那邊有一條蟲爬過來了,他會把我的腳咬斷的。”
小螞蟻從蜘蛛背上爬了下來。
“金花蟲,金花蟲,背背我回家吧!我的腳疼得厲害。”
“上來吧,我能飛快地把你送回家。”
小螞蟻剛一攀上金花蟲的背,金花蟲的六只腳就呼一下跑起來!他的腳跑得像馬那樣平穩。
六腳馬跑呀,跑呀,像在空中飛似的,一點也不覺得震動得慌。
眨眼間,他們就跑到土豆地邊。
“現在你下來吧。”金花蟲說,“過土豆地得跳著走,我的腳不能跳。你找別的馬騎去吧。”
小螞蟻只得爬下來。
對于小螞蟻來說,土豆枝簡直就是一座密林。要穿過這“密林”,就是強健的腿也得跑上一整天呀。而太陽已經快落下去了。
忽然,小螞蟻聽見有誰在叫他:
“喂,螞蟻,我背你,我能一下將你蹦得老遠。”
小螞蟻一轉身,旁邊站著一只小小的甲蟲,小得幾乎看不見。
“你太小了!你載不動我的。”
“你有多大!上吧,我說行,準行。”
小螞蟻將信將疑地爬上小甲蟲的背,這背小得只能剛剛放下螞蟻的腳。
“爬上了?”
“爬上了。”
“爬上就抓牢!”
小甲蟲從身下伸出一對前腳。這腳像彈簧一般,刷一下站直了。瞧,他坐在土豆畦上了。刷一下,蹦到第二畦,刷一下,蹦到第三畦。
小甲蟲不斷刷刷地蹦著,直蹦到籬笆旁邊。
小螞蟻問小甲蟲:
“能跳過這籬笆嗎?”
“籬笆我跳不過,太高了呀。你去求蚱蜢幫忙吧,他準能行。”
“蚱蜢,蚱蜢,把我帶回家吧!我的腳疼得厲害。”
“騎上我的脖子吧。”
小螞蟻騎上了蚱蜢的脖子。
蚱蜢的后腿很長,對半折起來縮在肚子下邊。他一下高高抬起后腿,然后一蹦就飛到空中,就像甲蟲那樣。這時他嚓一下展開他背上的翅膀,于是蚱蜢飛過了圍墻,悄悄地落到了地上。
“停!”蚱蜢說,“我們到了。”
小螞蟻向前看時,發現前面是一條河: 他游一年也游不過去呀。
太陽落得更低了。
蚱蜢說:
“這河我可跳不過了,它太寬了呀。你等等,我給你叫浮水蟲,他能把你載過河去。”
潑吱一聲,小螞蟻一看,水面漂來一只有腳的船。
跑近一看,才知道根本不是船,而是浮水蟲。
“浮水蟲,浮水蟲,背背我回家吧!我的腳疼得厲害。”
“好的,你蹲到我背上,我背你過河。”
小螞蟻蹲上了浮水蟲的背。浮水蟲從岸邊彈開,就像走在陸地上一樣,大步流星地在水面上走了起來。
太陽落得更低了。
“親愛的,走快些吧!”小螞蟻請求道,“我要進不了家門了!”
“我可以走快些。”浮水蟲說。
浮水蟲加快了速度!他用腿一撐一撐,就像滑冰一樣,在水面上滑起來。很快,一下就到對岸了。
“你不能在地上跑嗎?”小螞蟻問。
“我在陸地上走起來太艱難了,我的腳不能在陸地上滑。你瞧,前面是森林了。你找另外的坐騎吧。”
小螞蟻向前看,看到前面矗立著一座大森林,巍巍然直插云霄。樹梢已經開始遮擋太陽了。不行了,小螞蟻今天趕不及回家了!
“瞧,”浮水蟲說,“你的坐騎來了。”
小螞蟻看到金龜子從旁邊爬過。這金龜子太笨重、太不靈活了,難道讓他背著能跳得很遠嗎?不過,浮水蟲一喚他,他就停住了腳步。
“金龜子,金龜子,你背我回家吧!我的腳疼得厲害。”
“你住什么地方?”
“在這森林背后的一個螞蟻窩里。”
“真不近啊……有什么辦法?上來吧,我送你回螞蟻窩。”
于是小螞蟻爬上了金龜子堅硬的甲殼。
“坐好了嗎?”
“坐好了。”
“你坐哪兒去了?”
“坐你背上呀!”
“嗨,你真笨,爬到我頭上來。”
小螞蟻爬到了金龜子的頭上。唷,剛才好在沒有呆在他背上——這不,他的背裂成了兩半兒,兩只堅硬的翅膀往高處飛起來。甲蟲的硬翅膀像兩個翻倒過來的小盆盆。在盆盆下面又伸出另一對翅膀來,這對翅膀薄薄的,透明,比上面那對翅膀還要寬,還要長。
硬殼蟲噗地噴著氣,接著發出呼呼呼的聲音,像發動起了一個馬達。
“好叔叔,”小螞蟻請求說,“求你快點!親愛的,加加油!”
金龜子沒有回答小螞蟻,只是一個勁兒噗噗噴著氣。
呼呼呼!
突然,薄翅抖動起來,開始起飛了。唏!唏!唏!吐吐吐吐!金龜子騰空而飛。他像一小塊被拋起來的木頭,拋得比森林還高。
小螞蟻從上面看到,太陽快擦著地面了。
金龜子加勁飛著。小螞蟻連氣都透不過來。
唏!唏!唏!吐—吐—吐!金龜子飛著,像一顆子彈那樣在空氣中嘶嘶飛穿著。
森林在他們身下一閃而過。
瞧,出現了小螞蟻所熟悉的白樺林。螞蟻窩就在他們身下了。
金龜子在一棵白樺樹上息了馬達,喳一下坐在了樹枝上。
“好叔叔,親愛的叔叔!”小螞蟻感激不盡地說,“我得自己爬下去嗎?我的腿疼得厲害,我的脖子也扭傷了。”
金龜子把薄翅收起來。硬殼子從上面把薄翅蓋起來。接著慢慢地仔細把薄翅完全收攏。
金龜子想了想說:“你該怎么下去我就不知道了。我不敢飛到螞蟻窩上,讓你們螞蟻咬著,疼得可太受不了了。你該怎么下去,就怎么下去吧。”
小螞蟻往下瞧了瞧,他的家倒就在白樺林下邊。
小螞蟻瞥了一下太陽,太陽已經有一截落到地面下了。
他瞧了瞧四周,四周不是枝就是葉,不是葉就是枝。
就算小螞蟻一頭往下栽,也落不到螞蟻窩上。
湊巧,他看見旁邊蹲著一條卷葉蟲,嘴里吐出一根亮晶晶的細絲來,并把絲往樹枝上繞。
“卷葉蟲,卷葉蟲,把我吊回家吧!再晚一分鐘,我就要被關在門外,不能進家睡覺了。”
“別打攪我!你沒看見我正在紡線嗎?”
“大伙都同情我,都不趕我。對我這樣不客氣,你還是頭一個!”
小螞蟻忍耐不住,就撲過去咬他!
卷葉蟲一害怕,一跟斗從樹枝上翻到了樹枝下。小螞蟻緊緊抓牢卷葉蟲的身子不放。不一會兒,他們就一塊兒從上面掉了下來。
他們掛在一根細絲上,細絲的上頭在樹枝上纏得牢牢的,不會掉下來。
小螞蟻在卷葉蟲身上晃動著,就像是蕩秋千似的。細絲長長的,長長的,從上面掛下來。這是從卷葉蟲肚里吐出來的絲,緊緊地拉著,卻不會斷。小螞蟻和卷葉蟲不斷往下掛,往下掛。
他們下面就是螞蟻窩。窩里這會兒正忙忙碌碌地你來我往,正用泥土堵塞入口處和出口處。
出口和入口一個接一個堵上了,最后還剩下了一個入口處。小螞蟻隨著卷葉蟲翻了個身,就到家了。
這時,太陽整個兒落下去了。
(韋葦譯)
《小螞蟻歷險記》原篇名為《小螞蟻趕在太陽落山前回家》,是一篇知識童話,有很強的科學性。它不以怪誕取勝,而以具體、逼真、生動、有趣和富有個性的描寫,傳播大自然和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的有關知識,引發小讀者留心觀察動植物的興趣,建立同大自然的和諧關系和深厚感情。
童話的主人公是一只小螞蟻。夕陽西下時,他還在一片白樺樹的樹葉上逗留,不巧樹葉被風刮落,他隨樹葉飄過森林,飄過河流,飄過村落,離家越來越遠了。要命的是小螞蟻的腳受傷了!更要命的是,只要太陽一沉落地平線下,螞蟻們就會把所有進出口和通道堵上,誰回家晚了,就得在外頭過夜。而此刻,太陽正在落下!
知識童話不是一味地灌輸,因為知識可能是枯燥的,所以作品更要講究藝術構思,才能吸引小讀者。《小螞蟻歷險記》開篇便推出懸念: 太陽即將沉落,螞蟻的家門即將關閉,而小螞蟻卻離家越來越遠。真是揪心呀,受傷的小螞蟻能趕在天黑之前回到家嗎?
這一懸念猶如一條紅線,把童話的所有情節全都串了起來,緊張的氣氛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增添。好在小螞蟻的歸途得到了眾多昆蟲的幫助。童話集中描寫了毛蟲、蜘蛛、金花蟲、甲蟲、蚱蜢、浮水蟲、金龜子和卷葉蟲幫助小螞蟻回家的歷程。跋山涉水、歷經坎坷的小螞蟻,終于趕在天黑之前回到了家,至此,讀者懸蕩的心才得以安定。眾多昆蟲的幫助,從中凸現的友愛是顯而易見的,但作者的用意和筆觸的著力點,更多在于通過他筆下的這個昆蟲世界的童話,細膩地描繪出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和特點,傳播豐富的知識。這也是作品最精彩之處。比如:
毛蟲: 小螞蟻攀上了毛蟲的背。毛蟲弓起背,后腳碰上前腳,尾巴碰到了頭。接著又一下拉直,像一根小樹枝那樣躺在地上。這就像丈量土地一樣,所以叫“量地蟲”。他躺直過后,又弓起身子。毛蟲就這樣往前走著,丈量著地面。
蜘蛛: 小螞蟻沒法爬上去,只好沿著蜘蛛腳爬上去,爬到膝蓋高處,然后再從膝蓋往下爬到蜘蛛背上,因為蜘蛛的膝蓋比背還要高。蜘蛛開始踩高蹺了,一只腳在這里,另一只腳在那里;他一共有八只腳,像八根織針似的,在螞蟻眼中晃來晃去。可蜘蛛走得太慢了,大肚子在地上拖著。
蚱蜢: 小螞蟻騎上了蚱蜢的脖子。蚱蜢的后腿很長,對半折起來縮在肚子下邊。他一下高高抬起后腿,然后一蹦就飛到空中,就像甲蟲那樣。這時他嚓一下展開背上的翅膀,于是蚱蜢飛過了籬笆,悄悄地落到了地上。
浮水蟲: 小螞蟻蹲上了浮水蟲的背。浮水蟲從岸邊彈開就像走在陸地上一樣,大步流星地在水面上走了起來。他用腿一撐一撐的,就像滑冰一樣,在水面上滑起來。
金龜子: 小螞蟻爬到了金龜子的頭上。唷,剛才好在沒有呆在他背上——這不,他的背裂成了兩半兒,兩只堅硬的翅膀往高處飛起來。甲蟲的硬翅膀像兩個翻倒過來的小盆盆,在盆盆下面又伸出一對翅膀來。這對翅膀薄薄的,透明,比上面那對翅膀還要寬,還要大。金龜子噗地噴著氣,接著發出呼呼呼的聲音,像發動起了一個馬達。突然,薄翅抖動起來,開始起飛了。“唏!唏!唏!……吐—吐—吐—吐!”金龜子騰空而起。飛著飛著,像一顆子彈那樣在空氣中嘶嘶飛穿著。
……
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八種昆蟲,同臺獻技。作者寫來纖毫畢現,猶如為小讀者架設了放大鏡和顯微鏡。可以說,這篇作品不是科普讀物卻勝似科普讀物,比科普讀物更形象、更生動。
作者比安基是生物學家,是大自然的探索者和研究者。他用童話這只“瓶子”,裝入了大自然的“美酒”,醉了億萬小讀者的心田。《小螞蟻歷險記》是他膾炙人口的名篇。
(戴達)
上一篇:外國童話《[英國]托爾金·小矮人闖龍穴(節選)》鑒賞
下一篇:外國童話《[日本]宮澤賢治·名目繁多的餐館》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