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童話《[保加利亞]埃林-彼林·比比揚奇遇記(節選)》鑒賞
[保加利亞]埃林-彼林
箍桶匠有趣的報復
揚·比比揚把從酸泉里取來的水送給了咳(hái)克。兩個朋友于是又重歸于好了。
兩個伙伴感情的暫時疙瘩,使比比揚想了很多。離開了父母,不被同學記掛,甚至連咳克也不來找他,這使他感受到了孤寂的煎熬。他覺得連一個朋友都沒有,實在是太可怕了。不,往后他可不能動輒就毒打朋友,他得善待朋友才是。
有一次,比比揚東游西逛、胡作非為,開開心心過了一天以后,咳克問他:
“你可記得,揚·比比揚,箍桶匠曾賞過你幾棍子?”
“一輩子都忘不了!”比比揚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得報復報復這個箍桶匠!”
“好哇。可怎么下手?”比比揚的每一根神經一經挑撥,都會興奮起來。
“咱們去把他養的雞全偷來!”
“這個主意不賴!”比比揚一高興,就高高蹦了起來,“箍桶匠養了好多良種雞,他寶貝得不得了。雞棚子就在他作坊的后面。把他的心肝掏掉,他準會氣得發瘋的。”
“行!咱們今兒個夜里就去洗劫他的雞棚子!”咳克一錘定音。
咳克和比比揚等鎮上燈火滅盡,就出發,到住鎮邊上的箍桶匠家去。
兩個伙伴神不知鬼不覺,很快來到箍桶匠家。他們躡手躡腳繞過老頭子的小院子,從籬墻破洞口鉆進了院子里。
這里一片死寂。在柴房下面,整整齊齊擺放著大大小小、高高矮矮、各種顏色的木桶。在一只大木桶上擱著一只大麻袋。咳克抓過麻袋,對比比揚耳語道:
“把雞往這里頭裝。”
兩個小賊躡足往雞棚子里潛去。這雞棚子是一個舊家伙,瓦蓋的頂,泥糊的墻,低矮的小門沒上鎖。雪白冠毛的母雞一只挨一只,睡得正熟,呵,可逗人喜歡了!
“你爬進去,雞一抓到就擰斷它的脖子,完了遞給我,我來裝麻袋!”咳克老練地安排偷雞的事。
比比揚學著狐貍偷雞的樣子,輕手輕腳爬進了雞棚子。那些雞一受驚擾,立刻一片慌亂,咕噠咕噠大叫起來。不一會兒,一只小手從小門遞出一只雞來,血淋淋的。咳克接過雞,趕緊往麻袋里裝。接著遞出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才一小會兒,麻袋就裝得滿滿的了。
在作坊里睡覺的箍桶匠醒過來,他側耳傾聽。微弱的雞叫聲傳入了他的耳朵。“不好!”箍桶匠急忙起床,輕輕打開作坊的門扉,走到外面。
咳克發現有人從屋里出來,慌忙扔掉麻袋,躲到了雞棚后面。
就在這時候,比比揚的一只糊滿雞血的手從雞棚小門里伸出來。手里照例捏著一只雞。他小聲兒對外面說:
“最后一只了……”
箍桶匠也正好站在小魔鬼剛才站的位置上,他接過雞:
“好吧……出來吧。”
于是,從小門里伸出個亂發蓬蓬的賊頭來。他趴手趴腳地爬出了棚子,可沒等他站起身,箍桶匠一只強有力的手老虎鉗似的揪住了他的衣領。
“哎唷!”比比揚疼得失聲大叫。
“噓——!別出聲!”箍桶匠威嚇說,同時掐住了可憐蟲的脖子。比比揚當即眼珠鼓凸,舌頭卡在了喉嚨里。
咳克從雞棚子后頭看著剛才這一幕,看得一清二楚。他輕輕一跳,就跳出了院墻,好似一陣風,隱入了黑暗中。
“哎唷唷唷!大叔,放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這都是咳克叫我干的!”比比揚嘶啞著嗓子叫喊。
“別嚷嚷,別嚷嚷!我的孩子!”箍桶匠平心靜氣地說,話音里帶著長者的溫厚。“不用怕,我不會傷害你的。可你現在走的是條邪道,我要把你扶上正道。過來……你過來,我的孩子!”
箍桶匠剛才這番發自肺腑的話,使比比揚放下了心。再說,箍桶匠這會兒已經沒有抓住他的衣領,而是溫情脈脈地拉著他的手,像拉著親生骨肉似的。
“你不用想溜。咱們爺倆一起走吧,走,走吧!你得從自己的過錯中吸取些教訓。跟我走吧!”
箍桶匠把比比揚拽進了他的作坊,就是擺放著許多木桶的地方。箍桶匠一手牽著比比揚,一手仔細查看木桶,還用手逐個兒拍過去。在一只又高又大的木桶旁,箍桶匠站住不動了。
“爬進去!”他對比比揚說,語氣沒商量的余地。
比比揚想掙脫箍桶匠的手,逃走。
“爬進去——爬進去,我的孩子,你不用怕。我想檢驗檢驗我這只木桶的質量!”
比比揚明白他的反抗是不會有結果的,就雙手抓住桶沿,吱溜一下鉆進了桶里。箍桶匠蓋上了蓋子,拿過一把鐵錘,當當當,把桶蓋釘死。
“放我出去,大叔!放我出去!”比比揚大聲苦苦哀求,“我再也不偷你的雞了!求求你……”
可箍桶匠一聲不吭。他把木桶翻倒在地,往桶肚踹了一腳,木桶就骨碌骨碌滾動起來。
比比揚在圓桶里從這壁拋到那壁,他直著嗓門大叫,但木桶依舊隆隆滾動著。
箍桶匠先將木桶滾到野外,繼而滾到河邊,然后猛一腳把他踹入河中。湍急奔流的多瑙河水,帶著木桶向前漂流,輕盈而平穩。
比比揚在木桶里不再顛簸,他像躺在船里似的穩當了。后來,他猜想這木桶是漂在河里,就大聲呼救道:
“咳克,咳克!救救我!你什么都能變,你救救你的好朋友啊!喂——咳克!”
木桶在多瑙河河面漂啊漂,只有嘩嘩的浪濤聲在回答比比揚求救的呼喊。
隨著木桶在激流中有節奏地搖晃,比比揚終于在木桶里睡著了。
尋寶尋到個比比揚
就在發生上面故事的日子里,沿河岸漫行著三個老頭。他們是三個尋寶人。他們聽得有人說,從往印度運送某王公行李的飛機上,掉下了一只裝滿珠寶和金飾的木桶。
三個尋寶人一心想要得到這筆神話般的財寶,所以四鄉訪覓,仔細向當地人打聽木桶的蹤跡。
被死死釘在木桶里,漂蕩于大河的浪濤間,這個夜晚對于揚·比比揚來說,無疑是最傷心的一個夜晚。
也就在這個晚上,三個尋寶人在河岸上安頓自己過夜的地方。他們在一個僻靜的地方生了一堆篝火,周身圍上厚實的氈斗篷,就在火堆邊躺下了。
第二天,正曙色矇眬時,一個老頭被一串奇怪的冬冬聲驚醒。這聲音是從哪里傳來的?老頭走向河邊,忽然他一把甩掉氈斗篷,失聲大叫起來:
“木桶!木桶!木桶!”
另外兩個尋寶人從篝火邊跳起,直向叫喊的老頭飛奔而去。
他們看見他們的尋寶伙伴正瘋子似的又蹦又叫,順坡滾向水邊,他的手指直指河里的什么東西,嘴里連聲嘶啞地叫道:
“木桶,木桶!是我找到它的!是我第一個發現它的……我先得一半,另一半你們兩個分!木桶!木桶!木桶!……”
“你怎么啦?”
“你倒是說清楚呀!”
“木桶……財寶自己跑到咱們手里來了!看哪,它漂近咱們了!它漂來了!這就是咱們要找的那個木桶了……哦,貧窮——你見鬼去吧……”
真的,在銀灰色的粼粼波光中,沿河漂來一個木桶。
狂喜膨脹著尋寶人的心。他們沒有時間細想了,就撲通撲通和衣跳入水中。河面很寬,他們直向水深處游去。河水冰冷,然而他們什么也不覺得。此時此刻他們心里想的,只是這送到他們手中的王公財寶。心里熱乎乎的,這冰入肌骨的河水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他們終于游到了木桶跟前,接著就將它在河面上推滾。他們邊推邊說:
“哎,小心!”
“木桶千萬可別讓它散開喲!”
“好了,現在里頭的財寶可全歸咱們的了……”
“運氣真好!準是,三個媽媽生咱們那一刻,就把福禧生在咱們身上了……”
“咱們不用慌!”
“輕輕巧巧的!”
揚·比比揚在尋寶人的歡叫聲中蘇醒過來。這條可憐蟲,他心里琢磨著,這準是魔鬼們把他拖到什么地方去。他嚇得靈魂出竅。可當他推測到,這是些與他不相識的人把木桶推滾到河邊,他放了心。
不一會,他感覺木桶被用力猛推了一下。尋寶人把木桶推上了岸,在地上往前翻滾。但是,滾著滾著,一下不滾了。比比揚聽到幾個沉濁的聲音說:
“來,把它給打開……”
“別在這里……到隱蔽些的地方去。萬一,這會兒有誰在看著咱們……”
“這里開桶不好……這個地方人來人往,眼多嘴雜……”
“咱們先把桶埋在土里。到天黑時分,咱們再來開桶。”
“莫非他們要把我活埋?……那樣我可就得悶死了……”比比揚想到這里,不由得心驚肉跳。
“那怎么行!我不能等著他們來把我活埋!”
“咱們把木桶滾到那邊,推進柳樹林里去,馬上打開!”
“對,對。”
木桶在石灘上滾動,接著滾動在沙灘上。
最后,比比揚聽得柳枝掛碰桶壁的沙沙聲,隨后,一聲大喊:
“喂!把斧頭遞給我!”
幾聲有力的震響——當!當!當!……桶蓋飛了。比比揚把頭伸出木桶,站直身子,一縱身,從木桶里跳了出來。
“僵尸!僵尸!”尋寶人異口同聲地嚎叫著,四散奔逃。
比比揚也乘機跑掉了。他在空曠的開闊地里跑,躲進了郁金香花叢,藏進了柳林。
“站住!”比比揚聽見有人在對他喊。
比比揚像釘子似的停在原地不動了。
他面前出現了咳克。
“咳克!你就眼看著箍桶匠把我裝進木桶里!我差點兒憋死在里頭!”
“是我救了你,比比揚。要不是我指點尋寶人看見木桶,你就完蛋了……我隨著大河流水,步步緊跟著你。我多想撲進水流,把木桶拖上河岸,可我的勁兒不夠呀!如今咱們又在一起了!咱們走吧!”
“你是我忠誠的朋友!”
深受感動的比比揚,伸開雙臂抱住小魔鬼,親著吻著,沒有個完。
(韋葦譯)
《比比揚奇遇記》里的主人公——一個窮僻鄉村的男孩揚·比比揚,遇著了一個頭上翹起一對小角、屁股拖一根繩索尾巴的小魔鬼咳克。兩個小家伙一拍即合,很快就成了專門搗蛋的朋友。小魔鬼能變成各種各樣的動物,并惟妙惟肖地模仿它們的聲音,又會一套隱身法術,在黑暗中能看清周遭的東西。就憑這些本領,他不管哪里都能來去自如,如入無人之境。他偷取店里的食物來養活比比揚,讓比比揚一天胡鬧玩樂,卻總也餓不著。于是,順理成章地,他們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彼此你需要我、我需要你,誰也少不了誰。
然而魔鬼是以作惡為業的,作惡是他們的本性。魔鬼世界里容不得一點善。比比揚雖然頑劣,但畢竟心間還留著一份善,那就是每天送一塊偷來的大圓面包擱到自己家的破茅屋門口,讓年老的父母享用。但連這份善也不能為魔鬼們容忍。老魔鬼給兒子小魔鬼下令:“必須把那個還存有善念的腦袋給換掉!”后來比比揚的腦袋就被魔鬼們做了手腳,換成了泥巴腦袋。從此,比比揚跟人打架倒是不會再留下傷痕了,真所謂“一無掛慮,無比幸福”了。好在他接受靈鳥的勸告,心底里潛存回歸人間的希望。心中揣著希望生活,人才能活出希望來。最后,比比揚從魔鬼城堡中突圍,打敗大魔法師,換回來自己的腦袋,還救出了落入魔掌的美麗公主。
《箍桶匠有趣的報復》、《尋寶尋到個比比揚》是《比比揚奇遇記》這部中篇童話的第八、第九章,故事發生的場面有兩個,一個在箍桶匠的作坊院落里,一個在多瑙河河面上和多瑙河畔。
先說箍桶匠院落里偷雞的這場戲。偷雞是件壞事。壞事小魔鬼咳克干多了,所以很老練。但是咳克又不自己動手。“學著狐貍偷雞的樣子,輕手輕腳爬進了雞棚子”里去的是比比揚。咳克知道偷雞是件容易上當的事,他讓比比揚去上當(誰讓比比揚跟魔鬼去交朋友呢)。箍桶匠出現了。這箍桶匠是個老把式,一旦明白眼前發生的是什么事時,他就有了一整套教訓偷雞賊比比揚的想法。我們來看這位匠師的手,有勁得“像老虎鉗似的”,比比揚讓這樣的手逮住是不用想逃跑了。這老虎鉗似的手稍微在他的脖子上使一點點兒勁,“比比揚當即眼珠鼓凸,舌頭卡在了嗓子眼里”。然后箍桶匠把小東西釘進大木桶里,再“往桶肚踹了一腳”,使木桶不斷翻滾,比比揚就“在圓桶里從這壁拋到那壁”,一直滾到多瑙河中。“湍急奔流的多瑙河帶著木桶向前漂流,輕盈而平穩”。接著故事就轉移到第二個場景。第二場戲發生在多瑙河上和多瑙河畔。這場戲的人物分兩頭,一頭在河上漂動的大木桶里,比比揚在里頭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一頭是在河灘上的尋寶人。前場戲里的箍桶匠胸有成竹,幽默詼諧,這場戲里的仨尋寶人則是貪婪的、躁急的。尋寶人的心態和狀態可用“患得患失”四字來概括。他們先是怕找不著藏寶桶,得到藏寶桶以后又生怕別人多拿了,生怕自己不能多拿了,生怕這得寶的喜事是發生在夢中,生怕既得的寶又飛了,生怕藏寶桶開得不是地方,生怕藏寶桶開得不是時候……
在這一章節里,小魔鬼咳克被隱在背后。但作者還是寫出了他的狡猾:比比揚被捉住,他立刻離他而去,而當比比揚已經逃過危難時,咳克露面了,還一兩句話就說得讓比比揚深受感動,把他當做“忠誠的朋友”。這就是比比揚。他雖然走入歧途,但是仍不失善良、天真。
埃林-彼林在這部童話里告訴我們,善良一旦顯示出它的強大,邪惡就總是顯得脆弱、渺小而最終不可避免地被擊敗。世界的美好正在于:不是邪惡不存在,不是邪惡一旦被戰勝就從此絕滅,而是善良像太陽一樣,一時落下了,但總歸會升起來。這部童話還告訴我們:一個人縱使誤入歧途也不要絕望,只要心中葆有一份善良,他終能得到拯救。
(韋葦)
上一篇:外國童話《[奧地利]費利克斯·薩爾登·小鹿班比(節選)》鑒賞
下一篇:外國童話《[美國]馬奎斯·“知名人士”》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