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戲劇《李直夫》鑒賞
《虎頭牌》全名《便宜行事虎頭牌》,寫金朝天下兵馬大元帥山壽馬,掌有虎符金牌,依法懲處對自已有養育之恩的叔父——新任金牌上千戶銀住馬的故事。
山壽馬在擔任金牌上千戶,把守夾山口子期間,“開旗臨陣”,“掃蕩征塵” ,“戰番兵累建功勛”,他“長養著百十槽沖鋒的慣戰馬,掌管著一千戶屯田的鎮番軍”,“貲財足備,孳畜成群” 。皇帝因他功績卓著,加他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行樞密院事,敕賜雙虎符金牌帶著,許其“便宜行事”,先斬后聞; 并命他把那素金牌子,揀手下得用的人,與其帶著,替他做金牌上千戶。適逢自小乳養他成人的叔父銀住馬和嬸子來看他,得知這件事后,銀住馬便托老伴,老伴又托山壽馬之妻茶茶,向山壽馬請求接替金牌上千戶之職。山壽馬鑒于叔父幼年“多曾與國家出力來” ,便讓叔父帶了金牌,做了上千戶。叮嚀叔父要與國家出力,“扶持今社稷,驅滅舊妖氛” 。所謂“家貧顯孝子,國難識忠臣” ,叔侄兩人,“誓將那鯨鯢來盡吞,只將這邊關守緊” ,“舍一腔熱血報明君。” 山壽馬特別要求叔父“再休貪著那一杯兒酒也” 。銀住馬滿口應承。
可是在八月十五中秋節,銀住馬卻和夫人玩月暢飲,透露賊兵,失了夾山口子。銀住馬雖然于八月十六帶領人馬,大殺一陣,把被敵軍擄去的人口牛羊馬匹全部奪了回來,山壽馬并不知曉,因此兩次派人勾銀住馬,要處死刑。銀住馬不但不去元帥府,還把兩次派去的勾事人各打一頓。山壽馬第三次派一關西曳刺把銀住馬捆綁到元帥府。銀住馬直立不跪; 山壽馬“見他氣丕丕的庭階下立地” ,不由得“惡噷噷心下猜疑” ,對銀住馬說: “我是奉著帝王宣,掌著元戎職,可怎生全沒些個大小尊卑。(帶云)你是我所屬的官呵” ,“還待要詐耳佯聾做不知,到跟前不下跪膝。” 山壽馬命經歷告訴銀住馬,如若不跪,用大棒子先摧折他的兩臁骨。銀住馬只好跪了。山壽馬又命經歷讓銀住馬點紙畫字后高聲朗讀狀子,銀住馬聽到要把他處死,痛哭起來。山壽馬對他說: “咱須是關親意,也索要顧兵機。官里著你戶列簪纓,著你門排畫戟,可怎生不交戰,不迎敵,吃的個醉如泥。情知你便是快行兵的姜太公、齊管仲、越范蠡、漢張良,可也管著些甚的,枉了你哭哭啼啼。”說罷,給狀子上判個斬字,命經歷推出斬訖報來。
首先向山壽馬元帥求情的是他的親嬸子。山壽馬自小父母雙亡,是叔父和嬸子把他抬舉成人,正如他的嬸子所說: “俺兩口兒雖不曾十月懷胎,也曾三年乳哺,也曾偎干就濕,咽苦就干。” 現在他要處死叔父,嬸子向他求情,要他“看老身面皮” ,只予杖責,以戒后來,免叔父項上一刀。山壽馬聽后,首先告訴嬸子: “你那里知道那男子漢在外所行的勾當! ”接著指出叔父“殢酒食” 、“戀聲妓” ,“吹笛擂鼓做筵席” ,根本不知道把好隘口,殺退強敵。嬸子說銀住馬老了,山壽馬說叔父才只有六十,想當年“姜太公八十歲遇文王,戊午日兵臨孟水,甲子日血浸朝歌,扶立周朝八百年天下” 。“他比那伐紂的姜太公尚兀自還少他二十歲。” 山壽馬把嬸子請起來,很遺憾地告訴她: “這個是軍情事,饒不的。”
如果說嬸子求情,山壽馬對她用的是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堅持已判原狀,又顯得很尊重嬸子;那么當他的妻子茶茶向他求情時,他則是怒斥和相逐。茶茶一見他,他生氣地問:“茶茶,你來干什么?”茶茶說明叔叔嬸子對他的好處,要他“看著茶茶的面” ,饒了叔父。山壽馬正告茶茶: “這三重門里,是你婦人家管的! 誰慣的你這般粗心大膽?”并告訴她這樣作,下屬官看見,影響不好,他們會說: “叔叔犯下罪過來,可著媳婦來說” 。他提醒茶茶: 如不回去,“可都枉擘破咱這面皮,面皮。”說罷,命茶茶: “快出去” 。前番銀住馬想接替金牌上千戶之職,嬸嬸通過茶茶轉告山壽馬,山壽馬答應了,那是要叔父和他一起,為國家出力御敵。這一次叔父違令該斬,山壽馬當然不能因私徇情,茶茶說情他理所當然地拒絕了。從他對茶茶兩次說情的不同態度可看出他處處以國家為重。茶茶說情不成,只好抱歉地對叔父說: “可不道法正天須順,你甚的官清民自安。我可什么妻賢夫禍少,呸,也做不得子孝父心寬。”看來經過山壽馬的“教訓” ,她也后悔自己這次來為叔父說情了。
銀住馬見侄媳說情不成,便向眾位官員求救。以經歷為首的眾官一齊跪倒,請求赦免銀住馬。山壽馬斥責屬官們“一個個無廉恥! ” “他是我的親人,犯下這般正條款的罪過來,我尚然殺壞了” ; 你們若因替他說情不顧軍法,我也決不會輕饒。眾官說情,也落了個自討沒趣。
正在這時,經歷問銀住馬失了夾山口子為什么不追殺? 銀住馬告訴他,八月十六趕殺了一陣,所擄人口牛羊馬匹都奪回來了。經歷把銀住馬的話報告山壽馬,山壽馬允許“將功折罪” ,免銀住馬一死,但要“杖一百” 。銀住馬怕一百杖滿,難保性命,又向山壽馬最喜歡的都管狗兒求救。狗兒請求山壽馬“看著狗兒面皮休打他,你若打了他呵,我就惱了,饒了他罷” 。山壽馬平時若不見狗兒,連茶飯也不吃; 若見了狗兒,便歡喜非常。今見狗兒求情,尋思了半天,感到很為難,“這公事豈容易! ”他問狗兒: 莫非你要替他吃打?狗兒連聲答:“我替吃! 我替吃! ” 山壽馬命取木棒子打了他四十,趕了出去。銀住馬死推狗兒再去說情,狗兒請求山壽馬看在嬸子養育之恩的情面上,饒了銀住馬。山壽馬問他“你待替吃么?”狗兒連答: “我替吃,我替吃” 。山壽馬又命打狗兒二十,趕了出去。銀住馬還推狗兒進去求情,狗兒剛叫了一聲“相公” ,便被山壽馬命令手下人“拿下去! ”還要拿銅鍘來切下狗兒的“驢頭” 。
狗兒替銀住馬吃了六十杖,山壽馬命再打銀住馬四十,湊夠一百。山壽馬并非不知叔父年邁,又對自己恩深; 怎奈軍法難容,只好眼看著“打的來一棍子一刀錐,一下起一層皮,他去那血泊里難禁忍”,雖然自己心痛得“校椅上怎坐實”,還是咬著牙狠著心命打夠四十杖。銀住馬離開后,他命經歷: “到來日牽羊擔酒,與叔父暖痛去! ”但他并不認為自己對叔父處罰錯了,而是認為這是叔父咎由自取,自作自受。聽他所唱的一段詞:
你則合眠霜臥雪驅兵隊,披星戴月排戈戟。你也曾對咱盟咒,再不貪杯。唱道索記前言,休貽后悔。誰著你旦暮朝夕常吃的來醺醺醉,到今日待怨他誰?這都是你那戀酒迷歌上落得的。
當山壽馬要處死銀住馬時,嬸子、妻子、眾屬官三求情而不肯; 當他得知叔父已將功折罪,改處死為杖一百時,狗兒兩次求情,替吃六十,第三次求情,疼痛難以替吃,被趕了出來,硬是打了叔父四十。這都是因為銀住馬“誤軍期,遭殘害,依國法斷的明白。”現在他又同經歷、妻子牽羊擔酒,則不是以昨日處罰叔父時的“鎮南邊統軍元帥” 的身份,而是以“親眷家” 、“侄兒山壽馬” 的身份和茶茶“暖痛”來。他先命祗從叫門,叔父未開; 又命經歷叫,叔父仍不開; 山壽馬見叔叔對昨日四十杖耿耿于懷,“不服饒埋(不愿認錯)” ,便命妻子茶茶叫門,銀住馬仍不讓開。山壽馬雖然對叔父倚老賣老、貪杯不才、“把臉皮都撇在青霄外”很不滿,但感念叔侄之情,不忘養育之恩,只好自己叫門: “叔叔,你侄兒山壽馬自在這里,你開門來。”山壽馬三吃閉門羹后,這一次親自出馬,嬸子才開了門。一進門,山壽馬同經歷、妻子一齊向叔父跪倒,一方面陪不是,一方面說明“這不干你侄兒事” ,因為那是“奉著官差,法令應該。豈不知你年華老邁,故意的打你這一百” ,請叔父不要“使性窄” 。叔父老完顏不認錯,山壽馬批評他: 既帶了金牌,“則合一心兒鎮守著夾山寨,誰著你賞中秋玩月暢開懷?”又命拿過抬狀,抬過牌面,對叔父說: “便宜行事的”是這“虎頭牌” ,并非是做侄兒的“忒歹” ,“忘了你和俺爺爺奶奶是一胞胎” 。銀住馬經山壽馬這一解說,認識到自己違了軍令,該打一百。山壽馬一見叔父認了錯,喜不自禁,命茶茶殺羊燙酒,與叔叔暖痛,要讓叔父“再放出往日沉酣態” 。并為叔父慶幸: 違了軍令,挨了一百,還能留得潦倒余生,這實在是不幸中的萬幸呵!
此劇寫山壽馬軍紀嚴明,不徇私情;既以國事為重,又不忘叔父之恩。通過三次求情而不允和三次叩門而未開作對比,極富戲劇性,把山壽馬和其叔父銀住馬表現得生動鮮明。第二折寫銀住馬上任途中與哥哥金住馬餞別,情意纏綿,悲喜參半,非常感人;作者極寫一胞胎老兄弟的深厚情誼,更烘托出侄兒山壽馬不徇情枉法的可貴精神。
上一篇:元戲劇《關漢卿·望江亭中秋切鲙》鑒賞
下一篇:元戲劇《無名氏·謝金吾詐拆清風府》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