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無題》原文與賞析
紫府仙人號寶燈,云漿未飲結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瑤臺十二層?
此詩“無題”,即無以名題之意,多屬寓意之作。這首詩類似于古代的游仙詩,即通過對仙境的描述,表現出一種復雜而又隱約的情感,往往給人一種是耶非耶、似此又似彼的捉摸不定的感受。
古代的方士或道士認為,人們經過種種方術的修煉,或幸遇上師的點化、超度,可以得道成仙。《天隱子·神解》說: “在人曰人仙,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能通變化之曰神仙。”所以我們知道的神仙,“或竦身入云,無翅而飛; 或駕龍乘云,上造天階; 或化為鳥獸,游浮青云; 或潛行江海,翱翔名山; 或食元氣,或茹芝草; 或出入人間而人不識,或隱其身而莫之見。”( 《神仙傳·彭祖傳》) 于是,神仙所居住的瓊樓玉宇、超凡入勝的美妙之地,即傳說中的仙境,成為詩人著力描繪的對象。這首詩就是通過描寫仙人、仙事、仙境、來抒發自己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追求。
詩之第一句寫仙人: 紫府仙人號寶燈。從后文看紫府仙人當指女仙。紫府,泛指仙人所居。庾信《道士步虛詞》: “五香芬紫府,千燈照赤城。”就是形容仙人所居之地的清香光耀。紫府又稱紫宮,《神異經》載: “青丘山上有紫宮,天真仙女,多游于此。”詩之第二句寫仙事: 謂在昔與仙人相見,方欲一飲美酒,云漿忽已成冰。可嘆凡胎俗骨不足與之親近。詩之第三、四句寫人境與仙境的不可濟渡。二句意謂: 值此雪光、月光交織的夜晚,更何況仙女又高處于十二層瑤臺之上呢。更加深了 “未飲”的失落心緒。瑤臺,美玉所砌成的樓臺,亦指仙人所生活的地方。《拾遺記》載:“昆侖山傍有瑤臺十二,各廣千步,皆五色玉為臺基。”
這首 《無題》詩,與阮籍 《詠懷》詩第十九首的意境頗近似。其詩曰: “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飄飖恍惚中,流盼顧我傍。悅懌未交接,晤言用感傷。”不過,所描寫的對象,一是美女,一是仙姝,身份不同,其姿質是一樣的,而對詩人心頭的觸動撞擊更是一樣的,惟李商隱更偏重于潛在的心理感受而已。
關于這首詩的藝術特色及其創作背景,《李商隱詩歌集解》 的編著者曾有這樣的分析: “此類意境空靈虛幻、迷離惝怳之作,可能由某一具體情事觸發,然當其融合其他情事,形成有典型性之藝術境界時,意義自不限于某一具體事件。若必欲探求義山何以有此類作品,則其一生政治與愛情方面之追求與失望,皆為其生活基礎,其給予讀者之實際感受,亦即前述如怨如慕、執著追求而又不勝悵惘之情緒。”這個分析是符合藝術創作的規律與特性的。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無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春日題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