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
〔德國〕施特拉姆
松軟的泥塊麻醉了鋼鐵
血液沾出了下滴時的條紋
鐵銹在粉碎
肌肉變成黏液
乳臭圍著腐朽發情。
謀殺加謀殺
閃現在
孩子的眼中。
(綠原譯,選自《外國詩》)
【賞析】
這首短詩從詩人獨特的內心感受出發,以超越常規的意象描寫方法和意象組合方式,表現了戰場的恐怖和戰爭的罪惡。
硝煙雖然已經消散,但是,由“鋼鐵”制造的槍炮殘骸仍然遺落在戰場上,掩埋在被炸松的泥土中,上邊已布滿鐵銹;人馬的嘶喊雖然已經闃寂,但死者流淌的血跡仍在,肌肉也在漸漸腐朽。面對這驚心動魄的慘景,作者為了進一步強調內心的獨特感受,反而說“松軟的泥塊麻醉了鋼鐵”,這里用“麻醉”來寫“泥塊”和“鋼鐵”的關系,用那長埋于泥土之中沉睡不起的槍炮殘骸,喚起人們對已經逝去的戰爭的深沉思考。槍炮殘骸上的“鐵銹”漸漸被風吹日曬所“粉碎”,本來洋溢著生命力的“肌肉”這時也“變成黏液”,并有“乳臭圍著腐朽發情”,作者強烈的自我感覺,深深地刻入讀者印象之中。
在后幾句中,作者一方面譴責戰爭就是“謀殺加謀殺”,另一方面,又突然將前邊所寫的一切慘象“閃現在/孩子的眼中”。這“孩子”可能指死在戰場上的孩子,他們死不瞑目,仇恨地注視著這一切;也可能指后來到過戰場的孩子,當他們清純的眼睛看見這一切的時候,向互相殘殺的人類發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詩的結尾深化了人類與戰爭的主題,極為簡潔,又極為醒目深刻。
(蘇涵)
上一篇:〔德國〕席勒《科學》詩詞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德國〕海涅《短歌》詩詞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