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雪萊·西風頌》經典詩文賞析
一
哦,獷野的西風,秋之實體的氣息!
由于你無形無影的出現,萬木蕭疏,
似鬼魅避驅魔巫師,蔫黃,魃黑,
蒼白,潮紅,疫癘摧殘的落葉無數,
四散飄舞;哦,你又把有翅的種籽,
凌空運送到他們黑暗的越冬床圃;
仿佛是一具具僵臥在墳墓里的尸體,
他們將分別蟄伏,冷落而又凄涼,
直到陽春你蔚藍的姐妹向夢中的大地
吹響她嘹亮的號角(如同放牧群羊,
驅送香甜的花蕾到空氣中覓食就飲)
給高山平原注滿生命的色彩和芬芳。
不羈的精靈,你啊,你到處運行;
你破壞,你也保存,聽,哦,聽!
二
在你的川流上,在騷動的高空,
紛亂的烏云, 那雨和電的天使,
正象大地凋零枯敗的落葉無窮,
掙脫天空和海洋交錯纏接的枯枝,
飄流奔瀉, 在你清虛的波濤表面,
似兇狠的麥納德頭上豎起閃亮發絲;
從那茫茫地平線陰暗的邊緣,
直到蒼穹的絕頂, 到處散布著
迫近的暴風雨飄搖翻騰的發卷。
你啊, 垂死殘年的挽歌, 四合的夜幕
你在聚集的全部水氣威力的支撐下,
將構成他那龐大墓穴的拱形底部。
從你那雄渾磅礴的氛圍, 將迸發
黑色的雨、水、冰雹, 哦, 聽啊!
三
你, 哦, 是你把藍色的地中海,
從夢中喚醒, 他在一整個夏天
都酣睡在巴雅灣一座浮石島外,
被澄澈的流水喧嘩聲催送入眠,
夢見了古代的樓臺、塔堡和宮闈,
在強烈洶涌的波光里不住地抖顫,
全部長滿了蔚藍色苔蘚和花卉,
馨香馥郁,如醉的知覺難以描摹。
哦,為了給你讓路,大西洋的水
豁然開裂,而在浩淼波浪瀾深處,
海底的花藻和枝葉無汁的叢林
哦, 由于把你的呼嘯聲辯認出,
一時都慘然變色,膽怵心驚,
戰栗著自行凋落,聽,哦,聽!
四
我若是一朵輕捷的浮云能和你同飛,
我若是一片落葉,你所能提攜,
我若是一頭波浪能喘息于你的神威,
分享你雄強的脈膊, 自由不羈,
僅次于,哦,僅次于不可控制的你;
我若能象在少年時,作為伴侶,
隨你同游天際,因為你那時節,
似乎超越你天界的神速也不為奇跡,
我也就不至于象現在這樣急切。
向你苦苦祈求。哦,快把我揚起,
就象你揚起波浪、浮云、落葉!
我傾覆于人生的荊棘! 我在流血!
歲月的重負壓制著的這一個太象你,
象你一樣, 驕傲, 不馴, 而且敏捷。
五
象你以森林演奏, 請也以我為琴,
哪怕我的葉片也象森林一樣凋謝!
你那非凡和諧的慷慨激越之情,
定能從森林和我同奏出深沉的秋樂,
悲愴卻又甘冽。但愿你勇猛的精靈
竟是我的魂魄, 我能成為剽悍的你!
請把我枯萎的思緒播送宇宙,
就象你驅遣落葉催促新的生命,
請憑借我這韻文寫就的符咒,
就象從未滅的余燼揚出爐灰和火星,
把我的話語傳遍天地間萬戶千家,
通過我的嘴唇, 向沉睡未醒的人境,
讓預言的號角奏鳴! 哦,風啊,
如果冬天來了, 春天還會遠嗎?
(江楓 譯)
這首詩是雪萊——一個時代的歌手對舊世界唱出的挽歌,對一個僵尸般的社會的“符咒”,也是他對人類未來充滿信心的預言。
詩人生活的時代正是法國大革命風起云涌繼而又逆轉直下的年代,充滿熱情的詩人和許許多多先進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一樣,感到萬分失望。然而,雪萊并沒有消沉,沒有象那些消極浪漫主義者那樣,逃進自己營造的藝術象牙之塔中,而是站在時代的風口,引吭高歌,象一只云雀, 沖破烏云,歌唱人類的光明前途,預報新時代的來臨。《西風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詩人心靈的袒露。
《西風頌》前后分成五節,詩的前三節主要是正面寫西風以及西風過處世間萬物的景象和反應。在詩人筆下,西風是無所畏懼的,是秋之實體的氣息,是不羈的精靈;它有巨大的破壞力,使萬木蕭疏,將種籽凌空吹送,遣動天空的烏云,鞭笞一切腐敗,將沉睡的地中海(暗指地中海國家)從夢中喚醒, 大西洋的水也不得不給它讓路,海水深處的花藻也因它的神威而慘然變色(洋底的植物也和陸地上的植物一樣,也因季節的變化而有相同的反應),總之, 它所到之處無不留下它破壞的痕跡。
在第四節和第五節中,詩人的形象出現在讀者面前。他希望自己能同這強勁的西風一起去摧毀腐朽、丑惡的一切,能象西風那樣有雄強的脈膊, 自由不羈。因為詩人覺得,自己也和這西風一樣被壓抑得太久了,現在是秋天了,是迸發的時候了,他愿西風帶他一起去掃蕩這個垂死的世界。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在第五節中表現出無私的涅槃精神——如果西風將森林吹奏,可以“我”為琴;如果“我”的身上存在著枯萎的思緒,請將我吹散,表現了詩人無私、坦白的胸襟。至此,詩人革命者、“人類立法者”的形象出現在讀者面前。
詩人以奇特的比喻,恣意汪洋的想象,深刻的象征,給我們呈現出一幅色彩龐雜、空間廣博的畫面。如果我們了解了它的背景,我們就不難為詩中的各種物象找到對應。詩人的想象令人嘆服——萬木蕭疏,似鬼魅避驅魔巫師(生動);種籽在空中飄飛,是有翅的種籽(貼切);號角吹送出生命的色彩和芬芳(奇妙的通感);花藻等慘然色變(恰如其分的人格化)……那雨和電在海面上則象麥納德(酒神Dionysus的女崇拜者,喜狂舞,披頭散發;頭上伸出藤條或毒蛇)頭上的頭發;狂風吹動森林, 則似撥動琴弦。這一切都讓人們領略到浪漫主義的綺麗豐采。
這首詩氣勢雄渾,境界開闊,主要意象西風和輔助意象海洋、枯葉等渾然一體,構成詩人的外化感情。難能可貴的是,這樣奔放的詩,竟用極其嚴格的形式寫出。全詩采用三行聯環體(terza rima,但丁《神曲》亦用此韻式寫成)的形式,每句采用抑揚格五音步, 句末押ABA,BAB,CDC,DED,EE韻, 讀起來鏗鏘有力。 由于每節換韻, 所以不顯單調。雪萊不愧是“戴著鐐銬跳舞”的高手。
(義海)
上一篇:〔法國〕波德萊爾《西岱島之行》賞析
下一篇:〔俄國〕萊蒙托夫帆《詩人之死》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