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稿(斷片性的)
藝術乃是萬物的朦朧愿望。惶惶然的話一心想訴諸于詩,鄙陋的景賦形于圖,有毛病的人在其中變美。這使得: 藝術將他為他的表現而選擇的事物從許多偶然的、習俗的關系中加以突出,使其孤立,并將這些孤立者置于一種簡單的、純粹的聯系中。倘若他喜愛一件東西,他就會在他的影子下,承擔著許多悄悄的自白,無保留地向它吐露成百的秘密。他的種種親密的感覺就會在某一種狹窄的東西后頭產生出來,并迫使他將一件新的外衣排在那第一件狹長的外衣旁邊,穿上第二、三件,第四件來擴建那座大墻,在其后面他的生活激起浪花。那些東西感覺到少有的親密,它們對他來講慢慢變成外衣。深刻的、藝術家本人沒有認識到的種種關系互相聯系得緊緊。它們相互變得相似了。它們的模糊輪廓載著……
第二稿
藝術乃是萬物的朦朧愿望。它們想要成為我們的所有秘密的圖像。它們很樂意拋卻其業已凋敝的意識,以承載某種我們的沉重的渴求。它們逃離傳統習俗。它們想充當我們所中意的那種東西。它們樂于帶著藝術家所贈予的新名稱而感激不盡,千依百順。它們好比求人帶上自己外出的孩子: 盡管對一路出現的成千零散而偶然的印象什么都不理解,但會使他們單純的臉色神采飛揚。事物就是想用這樣的態度來對待藝術家的誠意的,只要他選中它們作為自己作品的包裝的話。既嚴守秘密,又泄露秘密。朦朧,但被他的才智所折服,一如他的心靈映出的許多張歌唱著的臉孔。
這是藝術家所聽到的呼喚: 事物的愿望是想成為他的語言。藝術家應當將事物從傳統的種種沉重而無意義的關系里,提升到他的本質的巨大聯系之中。
(葉廷芳 譯)
【賞析】
里爾克的詩風幾次轉變,但他基本上被列入后期象征主義的代表人物中,《藝術手記》體現了他的象征主義的藝術觀。
象征主義是現代派藝術中的一個重要流派,它在藝術上的主要特點是對傳統的反叛,在內容與形式方面追求創新。可以借用里爾克的話來形容,“它們逃離傳統習俗”,盡管“好比求人帶上自己外出的孩子”,還不成熟,卻充滿活力。
象征主義反對傳統藝術對客觀世界的單純模仿,強調表現主觀世界的情感或對哲理的理解。他認為藝術是萬物的愿望表達,而萬物則是藝術家的“所有秘密的圖像”。不論是人事象征主義還是超驗的象征主義,都是藝術家對世界的主觀表達。
但這種表達不是直接地抒情或說理,而是通過萬物的形象來象征和暗示。藝術家應該為情感或哲理穿上感覺形式的外衣,這外衣既要揭示又要遮蓋。也許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里爾克認為,事物“既嚴守秘密,又泄露秘密”。
在這篇文章里,里爾克以擬人的手法賦予萬物以主體性,藝術與藝術家的關系不是手段和目的的關系,而是呼喚與聆聽。他們可以互相信任: 事物可以恰到好處地嚴守秘密與泄露秘密;藝術家可以發現事物的奧秘,而且能發現事物間的本質聯系,“藝術家應當將事物從傳統的種種沉重而無意義的關系里,提升到他的本質的巨大聯系之中”。不過,里爾克認為藝術家對這種本質的發現與表達有時可能是無意識的,“深刻的、藝術家本人沒有認識到的種種關系互相聯系得緊緊”。因此象征主義的作品經常會有玄奧難懂甚至神秘主義的色彩。
里爾克是一位詩人哲學家,他談論文學藝術的論文短小精悍,言簡意賅,常常采用簡潔凝練的詩意語言表達深刻的藝術思想。《藝術手記》便是突出的例子。
(劉曉華)
上一篇:《致阿黛爾·雨果 》
下一篇:《荷馬墓上的一朵玫瑰·安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