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譽的煩惱·[印度]泰戈爾》作品提要|作品選錄|賞析
【作品提要】
杜科里·德多是一名律師。一天,一個叫甘葛利的人來到他家里,游說了好一陣,想讓杜科里捐款給歌詠促進會,被杜科里趕了出去。甘葛利沒有募集到捐款,于是決定“治一治他”。他就在報紙上發表一則虛假消息說,杜科里律師向歌詠促進協會捐贈了五千盧比。杜科里讀了報紙,很是得意,覺得既沒有捐錢,又出了名,對自己的生意很有好處。正在得意時,人們紛紛找上門來要他捐款,各種名目的都有,他都趕了出去。后來歌手來到杜科里的家,樂手也來了,先前趕走的要捐款的人也回來了,在杜科里的家里展開了一場聲音大戰。杜科里只好偷偷溜走。
【作品選錄】
第一場
杜科里·德多律師在椅子上坐著。甘葛利丘龍手里拿著一個本子膽怯地走進來。
杜科里你有什么事?
甘葛利啊,先生是位愛國者……
杜科里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你來有什么具體的事嗎?
甘葛利您全心全意地為大眾謀幸福……
杜科里我是做律師工作的,這一點也沒人不知道。但是你到底要講什么事?
甘葛利噢,我講的話并不多。
杜科里那就快講吧。
甘葛利只要稍微考慮一下,您就該承認,“ganat parataran nahi ”——
杜科里小伙子,在考慮和承認之前,必須了解你說的這句話的含義。你用孟加拉語說說它的意思。
甘葛利噢,這句話我用孟加拉語表達不好。不過,它的大意是: 歌這種東西聽起來很討人喜歡。
杜科里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的。
甘葛利不喜歡歌的人……
杜科里就是杜科里·德多。
甘葛利噢,請您不要這樣說。
杜科里那么,讓我說假話嗎?
甘葛利在雅利安人的家園,婆羅多牟尼是歌詠的第一個愛好者……
杜科里如果某個案件與婆羅多牟尼的名字有關,請講,否則請中止你的談話。
甘葛利本來我還有許多話要講……
杜科里可是我沒有時間聽你講許多話。
甘葛利那么,我就簡要地說。在這個大城市里成立了一個名叫歌詠促進會的機構,在這個促進會上請先生……
杜科里發表演說嗎?
甘葛利噢,不是。
杜科里那您說說,要我做什么。唱歌和聽歌——這兩件事中的哪一件,我從來都沒有做過,而且今后也不會做,這一點我首先要聲明。
甘葛利這兩件中的哪一件都不勞先生去做。(把本子遞到他的面前)我只是搞一點兒募捐……
杜科里(激動不安地站起來)募捐!真是糟透了!你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你像一位很規矩的人那樣,面帶幾分靦腆來到我這兒。我還以為,你或許陷入某個案件之中。馬上拿著你的募捐本子出去,不然的話,我就依據非法闖入罪的條款叫警察來。
甘葛利我想來募捐,卻挨了當頭一棒!(獨白)不過,我要治一治他。
第二場
杜科里手里拿著幾張報紙。
杜科里這倒很有趣。這位名叫甘葛利丘龍的人,在英文和孟加拉文的所有報紙上發表文章說,我向他們“歌詠促進會”捐贈了五千盧比。讓募捐見鬼去吧!差點兒我沒揍他一頓。這下子我可出名了,這對我的職業倒是很有益處,對他們也有益處;人們會想到,既然他們能募集到五千盧比,就說明這個促進會規模一定很大。大批大批的募捐就會從四面八方涌來。不管怎么說,我的命運不錯。
凱拉尼先生上。
凱拉尼先生,您向歌詠促進會捐贈了五千盧比?
杜科里(搔著頭笑著)啊,那純屬一種說法。你干嗎要信這個!誰說我捐贈了?!你想一想,即便我捐贈了,那又怎么樣!何必如此大肆宣傳呢!?
凱拉尼哎呀,多么謙虛啊!您捐贈了五千現金,還想保密。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呀!
仆人上。
仆人樓下客廳里聚集了很多人。
杜科里(獨白)你們都看見了吧!在一天之內我的聲譽就擴大了。(興奮地)把他們一個一個地帶到樓上來,再給他們拿一些蒟醬葉和煙來。
(第一個人上。)
(挪動一下椅子)請進,請坐吧。先生,請吸煙。噢,拿蒟醬葉來。
第一個人(獨白)啊,多么樸實的性格!在他這里如果不能滿足愿望,那么,還能在什么人那里得到滿足呢?
杜科里先生來這里有什么要求?
第一個人你的慷慨大度全國聞名。
杜科里您為什么要聽信這些傳聞呢?
第一個人多么謙虛呀!以前我只是聽說過先生的名字,今天見到您后,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啊!
杜科里(獨白)現在該說正事兒了。很多人在等候呢。(公開地)先生,有什么事需要我幫忙嗎?
第一個人為了國家的繁榮發展,心地……
杜科里噢,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
第一個人說得對。像先生這樣心地善良的人是印度大地的……
杜科里先生,這一切我都知道,所以,請您不要再提這些了。然后……
第一個人謙虛人的品格就是這樣的,從來都不自我贊美……
杜科里先生,拜托了,講講實質問題吧。
第一個人您知道實質問題是什么,我們的國家一天一天衰落下去……
杜科里那只是由于不知道講短話的緣故。
第一個人我們這片長滿金黃色稻谷的神圣土地——印度陷入了黑暗之中……
杜科里(悲愴地把一只手放在頭上)繼續講下去。
第一個人一天一天陷入了貧窮的黑暗之中……
杜科里(語調憂傷地)先生,我沒聽明白。
第一個人那我就說說實際情況吧……
杜科里(興致勃勃地)那好。
第一個人英國人在搶劫。
杜科里好啊。請搜集證據材料,我向地方法官起訴。
第一個人地方法官也在搶劫。
杜科里那就去地區法官法院……
第一個人地區法官是個強盜。
杜科里(驚訝地)我一點兒都不明白您講的話。
第一個人我是在說,我們國家的錢財正在流向國外。
杜科里這是不幸的事情。
第一個人所以,應該成立一個協會……
杜科里(驚異地)協會?
第一個人請看這個本子!
杜科里(睜大眼睛)本子!
第一個人請您捐一些款吧……
杜科里(從椅子上跳起來)捐款!出去……出去……出去……
(椅子被碰翻了,墨水都濺了出來,第一個人準備趕快離去,結果被絆倒了,隨后又站起來,一片混亂。)
(第二個人上。)
您有什么事?
第二個人先生的慷慨大度全國聞名……
杜科里那都是過去的事了……都過去了。有什么新的問題,請講。
第二個人您的愛國熱情……
杜科里真煩人,還是那一套!
第二個人您為祖國的繁榮傾注了一腔熱血……
杜科里我看,這是一種責任。請開誠布公地講講您的真實意圖。
第二個人要成立一個協會……
杜科里又是協會!
第二個人請看這個本子。
杜科里本子!什么本子?
第二個人募捐登記本……
杜科里募捐!(抓住他的手)起來,起來,出去,出去,饒了我吧……(募捐者沒有再說什么就離去了。)
(第三個人上。)
你看,年輕人,我的愛國熱情、慷慨大度、謙虛等等都結束了,現在開始正題吧。
第三個人您的獨立自主精神、全民意識、高尚情操……
杜科里好哇。這種提法有點新意。不過,先生,還是不要再談這些了。請開始講問題吧。
第三個人我們的一個圖書館……
杜科里圖書館?不是協會了?
第三個人是的,不是協會了。
杜科里啊,這下子解脫了。圖書館。很好嘛。繼續說下去。
第三個人請看這份創辦計劃……
杜科里沒有登記本吧?
第三個人沒有,不是本子,是打印的紙。
杜科里噢,以后呢?
第三個人募集一些捐款。
杜科里(跳起來)捐款!哎呀,我的家今天闖進強盜啦!警察!警察!(第三個人氣喘吁吁地逃走了。)
(霍羅松科爾先生上。)
啊,請進,請進,霍羅松科爾,請進。在大學里我們曾經一起讀書,后來再也沒有見過。我見到你,真有說不出來的高興。
霍羅松科爾兄弟,我有許多苦樂悲喜的事要跟你講,這些以后再說吧,先說一件正經事。
杜科里(喜悅地)兄弟,我很久沒有聽到正經事了,請講,我洗耳恭聽。(霍羅松科爾從衣服里掏出一個本子來。)噢,那是什么?你拿出一個本子來!
霍羅松科爾我們那個街區的孩子們要成立一個協會……
杜科里(吃了一驚)協會!
霍羅松科爾的確是協會。為的是募集一些捐款……
杜科里捐款!你看,我和你是多年的至交朋友,但是我要告訴你,如果你在我面前提出這種事,那么,我們的友誼就會從此永遠中斷。
霍羅松科爾真的嗎?你既然可以捐助某個鄉巴佬的歌詠促進會五千盧比,難道你就不能向你的朋友捐贈五千盧比!?只有某個褻瀆神靈的無賴才會再到這里來!(急匆匆下)
一個手拿本子的人上。
杜科里本子?又是本子!滾開,滾開!
手持本子的人(驚恐地)我是農德拉爾先生的……
杜科里我不認識什么農德拉爾、馮德拉爾,馬上給我滾開。
手持本子的人是,這是錢。
杜科里我不能給錢。出去,出去吧。
手持本子的人逃下。
凱拉尼先生,您是怎么啦?他是來送還農德拉爾欠您的錢的。那筆錢今天不收回可不行。
杜科里真糟糕!叫他,叫他回來。
凱拉尼下,過了一會兒又上。
凱拉尼他走了,沒有追上他。
杜科里我已意識到,看來這回可麻煩了。(一個人手拿冬不拉上。)您有什么事?
冬不拉琴手像您這樣具有藝術欣賞能力的人是沒有的。您為繁榮歌唱藝術盡了大力。我來為您獻上一首歌。
(他放下冬不拉琴,馬上唱起來。)
(伊蒙科蘭調)
愿杜科里·德多永遠勝利,
您的偉大在宇宙間無與倫比……
杜科里哎呀,真煩死人了!停,停下吧!
第二個手持冬不拉琴的人上。
第二個琴手先生,他對歌曲一竅不通。請聽我的歌吧……
杜科里·德多,你是我們的驕傲。
您的偉大高尚無人不曉……
第一個琴手勝利……勝利……勝利……
第二個琴手杜……科……里……
杜科里(用手指捂住耳朵)哎呀,吵死我了,吵死我了!
樂師背著腰鼓上。
樂師先生,唱歌沒有伴奏呀!這怎么行呢?!
(開始敲打起來)
第二個樂師上。
第二個樂師那小子懂得什么伴奏!他根本不會敲鼓。
第一個歌手你小子不要唱了。
第二個歌手你住口。
第一個歌手你懂得什么是歌?!
第二個歌手你懂得什么!?
他們兩個人就用五音曲、六音曲、高低聲調爭吵起來。最后兩個冬不拉琴手之間發生毆打,兩個樂師唇槍舌劍,廝殺起來。最后展開了長鼓大戰。
成群結隊的歌手,樂師以及手拿登記本的募捐者上。
第一個人先生,唱歌……
第二個人先生,捐贈……
第三個人先生,協會……
第四個人您的慷慨大度……
第五個人民歌晚會的構想……
第六個人國家的繁榮……
第七個人紹里先生的輕松小調……
第八個人喂,年輕人,你不要嚷嚷……
第九個人我來說一句,兄弟,你停一下吧。
所有人(一齊拉扯著杜科里的衣服)先生,您聽我說,先生,您聽我說。
杜科里(悒悒不樂地對凱拉尼說)我到我舅舅家去了。我要去那里住一些時候。不要把我的去處告訴任何人。(下)
在這棟房子里歌手和樂師們全天展開了俱盧之野大戰。凱拉尼去調解這場爭吵,傍晚受了傷,躺倒在地。
(董友忱譯)
【賞析】
《聲譽的煩惱》是泰戈爾在1885年1—2月創作的一個短劇,有點兒類似我們中國的戲劇小品,是個諷刺短劇,全劇只有兩場,不足四千字。這個短劇被收入泰戈爾創作的《滑稽劇本集》中。《滑稽劇本集》共收入十五個劇本,每個劇本都很短小。
無論從印度的戲劇發展史的角度,還是從泰戈爾自己的創作史的角度來看,《聲譽的煩惱》都是一部值得關注的作品。在印度的古典戲劇中占主導地位的題材是取材于《羅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這兩部史詩的古典劇,但從7世紀開始,已經出現了笑劇本和獨白劇。如7世紀波勒沃國王摩亨德羅·維格羅摩沃爾曼的《醉鬼傳》,這個獨幕笑劇寫一個酩酊大醉的濕婆教托缽僧誣賴一個佛教徒偷了他的缽盂,后來發現那只缽盂是被野狗叼走的。據信是12世紀前的《獨白劇四篇》——婆羅盧吉的《和好》、首陀羅迦的《蓮花禮物》、自在受的《無賴和食客會話記》和夏密羅迦的《踢腳》,運用諷刺諧謔生動地展示了諸如游民、無賴、食客、妓女等市井人物的生活風貌。以后還有婆差羅阇《可笑的頂珠》等。在神性的世界之外,將目光聚焦于當下的現實生活,是印度古代戲劇的傳統之一。泰戈爾以自己的《聲譽的煩惱》等滑稽劇接續這一古代傳統,結合當代的現實,將這種傳統發揚光大。
對泰戈爾自己的創作實踐而言,《聲譽的煩惱》折射出了泰戈爾文學創作有趣的兩極化。在泰戈爾創作中一極是富有神性的詩意世界,另一極則是對赤裸真實的現實關切,他所涉獵的所有體裁中實際上都或多或少偏向兩極中的一極。泰戈爾一生涉及到幾乎所有的藝術體裁,他是詩人,既有以《吉檀迦利》為代表的表現人神溝通的詩意盎然的作品,也有表現地主殘酷壓榨農民的敘事詩《兩畝地》,表現揭露封建種姓制度的敘事詩歌《婆羅門》。他也寫小說,既有《太陽與烏云》、《素芭》這樣的詩意盎然、哲理深刻的小說,更有對殘酷的當下現實世界作深刻揭示的小說,比如他的長篇小說《戈拉》真實地反映一個時代從城市到農村的生活,刻畫了各式各樣的富有典型意義的人物,短篇小說《摩訶摩耶》則暴露了陪葬制的慘無人道。泰戈爾也創作了一批戲劇作品,《大自然的報復》偏向詩意的一極,那么《聲譽的煩惱》則是以明顯的現實的關切引人注目。泰戈爾在這個獨幕諷刺劇中對人性的弱點作了深刻的揭露和反思。
在《聲譽的煩惱》中泰戈爾成功地塑造了律師杜科里的形象,在他的身上集中表現了人性的弱點: 自私、無知、虛偽,同時劇作者又像一位無情的法官。在劇本中,杜科里對第一個出現在他面前的甘葛利說:“如果某個案件與婆羅多牟尼的名字有關,請講,否則請中止你的談話”,“可是我沒有時間聽你講許多話”。這里的潛臺詞昭然若揭: 時間就是金錢,一個精明的、精打細算的生意人的形象就這樣烘托出來。同時,當對方跟他說起歌詠促進會的時候,他馬上隨口答道:“那您說說,要我做什么。唱歌和聽歌——這兩件事中的哪一件,我從來都沒有做過,而且今后也不會做,這一點我首先要聲明。”杜科里這個響亮的聲明,實在是把無知當有趣。除了所謂的“業務”、“生意”而外,這位律師大人對唱歌、聽歌之類的事情毫無興趣,近代以來的狹隘分工所形成的“畸形人格”就在這響亮的聲明中露出了蛛絲馬跡。當對方拿出本子,提出要他捐款時,他毫不猶豫趕走了對方。故事于是出現了一個轉折: 甘葛利沒有募集到捐款,還被趕了出來,當然很生氣,于是決定“治一治他”。隨后,他就在報紙上發表假消息說,杜科里律師向歌詠促進協會捐贈了五千盧比。杜科里看到報紙的虛假報道后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覺得自己出了名,并認為這對自己的職業有益處。凱拉尼先生來問他的時候,他也沒有說明事實真相,而是含糊其辭地說,沒有必要大肆宣揚自己。因此,凱拉尼也認為他很謙虛。杜科里的虛偽就此暴露無遺。另外一個個接踵而至的募捐者,也十分有表現力,他們募捐絕不是出于什么善良的動機、為了什么高尚的目標,純粹是為了打秋風、占便宜。
盡管傳統的印度社會也有種種弊端,但在印度被英國殖民之后,印度的傳統社會在人們的想象中著上了烏托邦的色彩: 人們生活得閑散隨意,總是載歌載舞,人們視布施為莫大功德。可是如今,“我們的國家一天一天衰落下去”、“印度陷入了黑暗之中”,“英國人在搶劫”。而且這些傳統社會的種種美德在杜科里的“惜時如金”中,在他對歌唱、捐款的深惡痛絕中消泯殆盡。杜科里似乎成了傳統的印度社會掘墓人,體現了與之對立的資本主義的、殖民地式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而那些絡繹不絕的募捐者則是古風泯滅、人心澆薄的世道的“出場人物”。在通過杜科里和募捐者揭露人性的弱點的時候,泰戈爾確實表達了強烈的現實關切,發揚光大了古代諷刺劇的優秀傳統。
在印度古代婆羅多的《舞論》闡述了戲劇表演的味論,婆羅多認為,味有八種: 就是艷情、滑稽、悲憫、暴戾、勇敢、恐怖、厭惡和奇異,與之相應的有八種常情: 歡、笑、悲、怒、勇、懼、厭和驚。在《聲譽的煩惱》中劇作家運用了一些制造滑稽和笑的手段: 比如募捐者魚貫而入,他們互相重復。但泰戈爾更多地是借重觀眾和讀者的想象來達到反諷效果。《聲譽的煩惱》通過調動觀眾和讀者的想象力,應該達成兩種反諷。首先是身份認同的反諷。就主人公杜科里的形象而言,律師,在一般公眾的期待中,本來是社會公正的主持者、正義的化身,自然人們也期望他們成為人性光輝的彰顯者,杜科里卻正好與之相反,集自私、無知和虛偽于一身。其次,《聲譽的煩惱》中的人性墮落,與《吉檀迦利》等作品中人對神性的渴望、對自由的追尋形成了強烈的反諷。在《吉檀迦利》的第37首中泰戈爾寫道:“在那里,心是無畏的,頭也抬得高昂;在那里,知識是自由的;在那里,世界還沒有被家國的墻隔成片段;在那里,話是從真理的深處說出;在那里,不懈的努力向著‘完美’伸臂;在那里,心靈是受你的指引,走向那不斷放寬的思想和行為;在那里,我父啊,讓我的國家覺醒起來罷。”這是泰戈爾念茲在茲的理想境界,然而現實卻是國家被殖民,而“陷入了黑暗之中”;人為自私、無知、虛偽和貪婪所戕害,而淪為非人,豈不哀哉。
也許應該告訴讀者,《聲譽的煩惱》中有一處小小的敗筆,第二場出場的“凱拉尼先生”,其角色的作用完全可以由出場人物“仆人”來擔任。戲劇寫作本來應該“惜墨如金”,這么短一個劇本冒有這樣一個“冗員”,誠屬多余。
(董友忱)
上一篇:《堂胡安·特諾里奧·[西班牙]何塞·索里利亞》作品提要|作品選錄|賞析
下一篇:《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德國]布萊希特》作品提要|作品選錄|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