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文學·讓·日奈·女仆》作者簡介|內容概要|作品賞析
作者簡介 讓·日奈(1910-1986)法國詩人、小說家,也是荒誕派戲劇的著名代表作家之一。他原是一個棄兒,由育嬰堂收養。10歲那年開始了盜竊史。30年代在歐洲各國流浪,靠盜竊、走私、當男妓為生。日奈曾多次被捕入獄。在獄中決心從事文藝創作。1948年,日奈因第十次盜竊被判無期徒刑。法國著名作家薩特等人十分欣賞他的文采、同情他的身世,他們發起了一次簽名運動要求釋放他。日奈被保釋出獄后,薩特和法國當代著名詩人科克托幫助、提攜他成為作家、戲劇家。日奈在1940—1948年間,陸續發表4部長篇敘事散文:《百花圣母》、《玫瑰花的奇跡》、《殯儀隊》和 《勃來斯特的爭吵》。1949年發表自傳《盜竊犯日記》,抒發了作為棄兒的辛酸與怨憤心情。后來,日奈轉入戲劇創作。他的著名劇本有《高度監視》 (1949)、《女仆》(1951)、《陽臺》(1956)、《黑人》(1958)、《屏風》(1961) 等。日奈贊賞東方戲劇。他心目中的戲劇模式是象征性的彌撒祭。由于他的特殊生活經歷,他這些戲劇的主人公都是“被擯棄在生活之外的人”、“在人類社會的邊緣地帶”生活的人,如罪犯、流氓等。他認為人在現實中遠不如在表象中來得真實,因此通過折射表明人世間的一切皆為幻象和惡夢,全是謊言和騙局。日奈的劇作最突出的特點是美化罪惡,使邪惡成為美德; 歌頌黑暗,把地獄變為天堂。他的戲劇沒有具體的情節與完整的人物形象。戲劇對于他是強烈控訴社會的一種手段。他的作品語言簡煉清晰,有古典主義風格。
內容概要 一天晚上,女主人準備外出,臨行前,在滿是鮮花、布置豪華的房間里精心打扮。女仆克萊爾低聲下氣地為她忙碌。在服侍她的同時,還要不時對她的容貌、衣著恭維幾句。可是女主人還是百般挑剔,邊打扮邊辱罵克萊爾,克萊爾忍無可忍,就以嘲弄的口吻回擊女主人,并怒不可遏地打了她一個耳光。她一面訴說著自己與女主人之間的不公平,一面緊緊逼近她。正當克萊爾準備掐死女主人時,突然鬧鐘響了……原來這是兩個女仆做的一場游戲。她們總喜歡在女主人外出的時間里輪流扮演主仆進行游戲。這次扮演女主人的女仆叫克萊爾,扮演女仆克萊爾的叫索朗日。事先她們把鬧鐘往前撥一段時間,以便在女主人回來以前有時間收拾東西。現在兩個人停止游戲,開始手忙腳亂地把所有的東西歸放原處。索朗日幫助克萊爾換掉女主人的連衣裙,嘴里不停地指責她總是準備得太慢,以至于每次都來不及結果她。一切收拾停當后,兩個人精疲力竭地倒在椅子上議論著女主人,議論著她們幾天前的惡作劇。她們羨慕主人,羨慕她有豪華的住宅、昂貴的手飾、嬌美的容顏和愛她的情人。她們又嫉妒主人,覺得人們所以說她心眼兒好、笑容滿面、溫柔和氣,都是因為她的有錢和漂亮。而身為女仆,她們永遠也不會擁有這一切。漸漸地,她們的羨慕和嫉妒轉化成了強烈的仇恨。她們知道主人深愛著她的情人,平時這位先生又經常嘲笑她們。于是兩個女仆想出了一個既能向這位先生復仇又能使女主人痛苦的惡作劇。趁女主人外出時,她們撬開文件柜,搜查她的文件,找到很多信件和材料,然后用這些材料編出可怕的故事寄給警察局,致使主人的情人鋃鐺入獄。當主人聽到她情人被捕的消息而眼淚汪汪時,兩個女仆看到主人臉上那副傷心的表情內心暗暗地幸災樂禍。可是,隨之而來的是更深的嫉妒和仇恨。因為她們認為女主人傷心的樣子看起來也是漂亮的,痛苦使她變得非常優雅、更加美麗,她反而成了一個令人傾倒的棄婦,而她們自己傷心的時候,一定是一副寒酸相。對這些事情議論的越多,她們那種世間太不公平的感受就越強烈。最后,索朗日決定以一把火來毀滅這一切。就在這時,電話鈴響了。電話是主人的情人打來的,他已被法官假釋出獄,現在想約太太出去見面。通完話后,克萊爾緊張得手在發抖,以致于不能掛上電話,只好把電話擱在桌子上。兩個人陷入極度恐懼中,她們深感自己的處境非常嚴重,先生出獄后肯定要對匿名信的事做一次調查,那么告密信中克萊爾的筆跡將被認出,她們的行為也將暴露無遺。她們感到一切都完了。為了不讓太太親眼看到她們的驚慌失措,也為了不給太太笑得前仰后合的機會,兩個人最后商定等女主人回來時殺害她。索朗日想到了“苯巴比妥”,而克萊爾決定由她來當下毒者。她們剛剛制定完這次謀殺計劃,套房門口的電鈴響了。索朗日走向門口去開門,同時囑咐克萊爾把10片“苯巴比妥”放在給太太煮的椴花茶里。克萊爾趕快收拾完屋子,到廚房煮茶去了。是太太回來了。她大聲笑著走進屋里。先生的被捕入獄使她自認為被牽連到最卑污、最愚蠢的事情里去了,這件事給她的打擊很大,使她的言行看起來有些神經質。每當想到先生正在忍受最殘酷的折磨,多愁善感、有豐富想象力的太太就要悲痛欲絕,承受著難以忍受的痛苦。她放棄了一直很喜歡的服裝、皮貨、首飾和社交生活,坐在那里獨自回味自己的傷心事。這種回味使她意識到自己對先生的深情,同時她肯定先生是冤枉的。所以她開始出入于法官家中,為先生的案子日夜奔波。她要求分析寫信人的筆跡,查清是誰在那里搗鬼,而且她深信這個秘密終究會被拆穿。這時克萊爾走進來告訴太太椴花茶煮好了??商匀怀两谒南胂笾?,好象沒有聽到。當克萊爾再次提醒她椴花茶涼了時,太太猛然看見了那個被克萊爾放到桌子上的電話筒。她追問是誰打來電話,克萊爾失口說出了“先生”。索朗日知道已瞞不過太太,只好如實交待是先生打來電話,約太太出去見面。聽說先生被保釋出獄,太太立刻叫索朗日去樓下租車,她要盡快見到先生。克萊爾再度勸太太喝下椴花茶,哪怕只喝一口,語氣近乎哀求。太太興奮不已地說,她今天要喝的不是椴花茶而是香檳酒。然后她急匆匆地赴約去了。索朗日回來后生氣地責備克萊爾沒能使太太喝下茶水反而使她溜走??巳R爾則埋怨索朗日不該把先生被釋的消息告訴太太。她們為自己的計劃沒能成功大失所望。索朗日提出兩個人必須逃跑才有生路。她覺得一切都會告發她們,那些有她們肩膀印記的窗簾,曾印有她們面孔的鏡子、看慣了她們瘋瘋癲癲舉動的光線。它們會供出一切??巳R爾則認為逃跑也無濟于事,一切都是命中注定?,F在,各種東西都在拋棄她們。首先是那個電話筒,然后是她們的嘴唇,還有曾被動過的文件柜、忘了放回廚房的鬧鐘、她們用過的梳妝臺上的香粉、沒擦干凈的臉上的胭脂……總之,所有東西都在出賣她們,都在向太太揭露一切。而太太正穩穩當當地走向真相大白的時刻。她們感到這次她們輸了。太太即將成為勝利者,她又將變得興高彩烈、極度幸福,而這些將以她們兩人的羞恥為代價。兩個人不免為自己未知的前途黯然神傷。不知不覺地兩個人又繼續著開始時的游戲??巳R爾再次扮演女主人。她們預演著事情敗露后的情景,這使克萊爾感到非常絕望。最后,她命令索朗日服侍她,并機械地同時又是悲苦無望地讓索朗日倒椴花茶給她喝。索朗日雖竭力阻止,但在克萊爾的堅持下,終于把下了毒的椴花茶端給她。克萊爾把已經涼了的茶水從華麗、貴重的茶盤里端出來,喝了下去。此時,索朗日紋絲不動站在那里,兩手交叉象是戴著手銬。
作品鑒賞《女仆》是日奈1951年創作的劇本,在他的荒誕派戲劇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充分體現了他的創作風格。英國著名荒誕派戲劇理論家馬丁·埃林斯說過:“每位荒誕派戲劇家都有自己的根基、源泉和背景,所以他們每個人都有他自己對待主題和形式的獨特的態度。”作為荒《誕派戲劇的代表作家,日奈也有他獨特的對待主題和形式的方法。女仆》中,他通過兩個女仆輪流扮演女主人進行游戲這種怪誕離奇的表現形式,反映了西方世界里一部分人對當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抗議,表達了當代人面對人的生存條件所引起的抽象的恐懼不安和沒落頹廢情緒?!杜汀愤@部戲在表現這些的過程中,側重表現了人是失落者這樣一個主題。如果說,在某種意義上荒誕派就是表現“失去自我”、“尋找自我”的文學,那么,《女仆》 則是這一創作原則的具體實踐。如同荒誕派戲劇經典作家尤奈斯庫在《禿頭歌女》中刻畫的那對同床多年竟當面不相識、最后連他們各自的“自己”到底是誰也弄不清的夫婦,《女仆》 中,克萊爾為了扮演女主人更逼真,竟將毒茶喝了下去。這樣的結局是想告訴人們,不合理的現實使人失去了“自我”,喪失了各自的人格,人們想要尋找“自我”,但只會演出一些荒唐的把戲。人生中常常是真戲假做、假戲真做,誰也分不清到底誰是別人,誰是真正的“目我”了?!白晕摇闭也坏剑烁褚矡o法恢復,到頭來只能是悲劇一場。荒誕派戲劇家還對“人究竟為什么活著”這個永恒主題進行了探討,并用自己的作品做了回答。那就是:沒有目的,沒有理想,毫無意義,荒誕不經。日奈也用自己的作品對這個問題做了闡述。他強調人是局外人,人在世界上卑微低賤、盲目無能、無所作為。戲劇中兩個女仆的悲劇揭示了人命賤如螻蟻、微不足道的現實。作家認為人的存在與不存在都是荒誕的,人活著就是一場夢、一場游戲,人的一切努力都既無意義,也無用處。她們的悲觀絕望可以說是當代人對現實社會的悲觀絕望。作家還注重表現人類的一切都荒誕不經、毫無價值。兩個女仆游戲時對女主人的嘲諷、侮辱、撕打,寫告密信使女主人的情人被捕入獄以及后來她們謀害主人的計劃,完全是一種荒誕的行為。這種荒誕不經、毫無用處的行為是一種具體化了的失望,是一種在真實世界里永遠體驗不到的活動,它實際上是人類被荒誕的現實所嚇倒,被不合理的社會所擠壓而導致的病態行為?;恼Q派戲劇家在表現主題時,完全打破了傳統的戲劇章法,劇情若有若無、對話互不交鋒。但是,他們每個人都用適合自己的獨特方式來表現主題。尤奈斯庫著眼于舞臺效果,憑借道具、布景、燈光、聲音來制造氣氛、表現主題。貝克特善于用喜劇方式處理悲劇題材,以其新奇別致的構思來表現主題。日奈則一貫使用戲中戲的結構方式來揭示主題和嘲笑現實。他認為運用這種折光反射的方式反映現實比直接摹寫生活來得更真實。所以,他在自己的幾部荒誕劇中都使用了這種方法?!杜汀繁闶瞧渲械囊徊?,這部作品中,作家把戲中戲和現實生活的描寫結合起來,這樣他可以讓他的人物在游戲中說出在現實中不能說的話、做出在現實中不能做的事。他讓兩個女仆輪流扮演女主人,使她們把起初對女主人的羨慕心理、謙卑低下的態度到后來采取的侮辱和暴力行動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這是她們壓抑在內心深處的嫉妒和仇恨的總爆發,而這種發泄在現實生活中是無法做到的。是這種游戲使兩個女仆那種既羨慕、向往,又嫉妒、仇恨的復雜內心得以充分表現,使絕望的克萊爾走向死亡。它補充和發展了作家對現實生活的描寫。我們不能不說戲中戲的結構方式在《女仆》中運用得非常成功。
上一篇:《美國文學·詹姆斯·鮑德溫·向蒼天呼吁》作者簡介|內容概要|作品賞析
下一篇:《法國文學·讓—瑪麗·古斯塔夫·勒·克萊基奧·沙漠的女兒(原名《沙漠》)》作者簡介|內容概要|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