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們還在統治美麗的世界,
還在領著那一代幸福的人,
使用那種歡樂的輕便的引帶,
神話世界中的美麗的天神!
那時還受人崇拜,那樣榮耀,
跟現在相比,卻有多大的變化!
那時,還用花環給你祭廟,
啊,維納斯·阿瑪土西亞!
那時,還有詩歌的迷人的外衣
裹住一切真實,顯得美好,
那時,萬物都注滿充沛的生氣,
從來沒有感覺的,也有了感覺。
人們把自然擁抱在愛的懷中,
給自然賦予一種高貴的意義,
萬物在方家們的慧眼之中,
都顯示出神的痕跡。
現代學者解釋,太陽不過是
沒有生命的火球,在那兒旋轉,
那時卻說是日神赫利俄斯,
駕著黃金的馬車,沉靜威嚴。
曾有個樹精在那棵樹上居住,
曾有些山精住滿這些山頭,
曾有可愛的水神,放倒水壺,
傾注銀沫飛濺的泉流。
那棵桂樹曾掙扎大呼救命,
尼俄柏默然化成這塊石頭,
緒任克斯曾借那蘆葦哀鳴,
菲羅墨拉曾在這林中悲愁。
那條小河有得墨忒耳的眼淚,
她為珀耳塞福涅哭得好慘,
這座小山曾聽到愛神庫忒瑞
呼喚美貌的朋友,喚也徒然。
那時,群神還會從天而降,
跟丟卡利翁的后代朝夕相處,
勒托的兒子還會拿起牧羊杖,
要把皮拉的美貌女兒們征服。
阿摩在凡人、天神、英雄當中
為他們撮合,締結美滿的姻緣,
在阿瑪同特,凡人、天神、英雄
一同參拜愛神的神殿。
在你們愉快的宗教儀式之中,
消除可悲的克制、沉郁的嚴肅;
每一顆心都要幸福地跳動,
因為幸福者就是你們的親屬。
那時只有美,才被奉為神圣,
天神不會由于歡樂而自慚,
只要貞潔的紅顏詩歌女神
和美惠女神統治人間。
你們的神廟像王宮一樣輝煌,
英雄武士為你們舉行競技,
在擺滿桂冠的地峽大會之上,
轟隆的賽車向著目的地飛馳。
熱情洋溢的漫舞,婀娜多姿,
圍繞著富麗堂皇的天神祭壇,
在你們額頭上面,香發紛披,
光榮戴上勝利的桂冠。
酒神杖揮舞者的歡呼歌唱,
拉著華麗神車前來的文豹,
報告偉大的歡樂使者光降,
羊人和林神在前面蹣跚開道;
酒神狂女在四周跳個不停,
用舞蹈贊美他的葡萄美酒,
紅光滿面的主人就邀請來賓
喝它一個大醉方休。
那時,沒有令人厭惡的骸骨
走近死者床邊。只有守護神
在他彌留時,放下手中的火炬,
從他嘴上吻去最后的生命。
就是冥府里的嚴厲的審判,
也由凡人的后代子孫擔任,
特拉刻人的感動人心的哀嘆
也能感動復仇女神。
在那極樂世界的小樹林里,
快活的陰魂重新獲得歡娛,
忠誠的愛發現忠誠的伉儷,
趕車的馬夫也能找到道路;
利諾斯演奏他那慣奏的曲調,
阿得墨托斯又獲得他的故妻,
俄瑞斯忒斯認出他的舊交,
弓手獲得英雄的弓矢。
走著辛勞的美德道路的斗士,
由于崇高的榮譽而獲得力量,
完成偉大事業的杰出人士,
可以攀附到幸福天神的身旁。
遇到要求索回死者的英雄,
沉默的群神也會對他低頭,
一對雙胞胎兄弟高踞天空,
照著航過大海的舵手。
…………
他們回去了,他們也同時帶回
一切至美,一切崇高偉大,
一切生命的音響,一切色彩,
只把沒有靈魂的言語留下。
他們獲救了,擺脫時間的潮流,
在品都斯山頂上面飄蕩;
要在詩歌之中永垂不朽,
必須在人世間滅亡。
(錢春綺譯)
注釋:
維納斯·阿瑪土西亞: 維納斯在塞浦路斯島的阿瑪土斯特因受人崇拜,故得此名。
品都斯: 希臘山名。阿波羅和繆斯們的神山。
【賞析】
席勒是一位充滿激情的詩人,也是一位才思橫溢的美學家。他的許多哲理抒情詩,以豐滿感人的藝術形象使讀者感受到深刻而鮮明的美學哲理?!断ED的群神》就是這樣一首著名的詩歌。
在魏瑪的前幾年,席勒研究古代文學,對古希臘、羅馬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認為希臘文化是唯一的完美的文化,認為最高真理只能到藝術里去尋找,只有藝術才能喚醒人性的善良。而當時德國的現實社會讓席勒覺得非常失望,他只得遠離現實,遁入詩歌、藝術、美的王國里,遁入古代希臘的神話世界里來試圖擺脫世俗。于是,有了這首《希臘的群神》。
德國思想家黑格爾曾贊美《希臘的群神》為“美的宗教”。這是一首反對近代基督教一神論和崇仰古希臘多神論的杰出詩篇,在詩中,席勒懷古傷今,對古希臘的和美世界充滿向往和羨慕。席勒在這首詩中描繪古希臘的理想社會,實際上表達了對冷酷現實的強烈不滿,對基督教的一神論進行批判。正如黑格爾在《美學》中寫道:“近代往往有人哀悼希臘藝術的衰亡,而對希臘的神與英雄們則深心向往,這一切曾多次由詩人們在詩里表達過。這種哀傷之所以表現出來,主要是由于對世界持對抗的態度。……從藝術觀點來看,古典時代文化的衰亡畢竟是令人惋惜的。席勒的《希臘的群神》這首詩就以這種心情為內容。”
《希臘的群神》全詩分十六節,每節八行,每行五音步,采用抑揚格,但第八句為四步。詩篇的開頭點明了古希臘的世界是一個美神維納斯統治的美麗世界,維納斯在塞浦路斯島的阿瑪土斯特別受人崇拜,故得維納斯·阿瑪土西亞之名?!耙龓А笔侵咐鴮W步孩子用的布帶,詩人懷著崇敬的心情表明,與現在社會相比,自己為那時的神話世界所深深吸引。第二節中,詩人進一步寫了對古希臘社會的憧憬,那時,有迷人的詩歌,有生氣勃勃的大自然,席勒把詩歌和藝術植根于古希臘群神的世界中,他把神性當作詩歌和藝術的根源,在詩人眼里一切都顯得那樣美好,他認為那才是一個理想世界。
在接下來的詩節中,希臘的群神相繼登場。首先,日神、樹精、山精、水神這些自然界的神在第三節中,猶如一幅幅場景畫展現在讀者眼前,其中,赫利俄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為許珀里翁之子,每天駕著四馬拉的車子在天空巡行一次,一般把他跟阿波羅混同。緊接著,在第四節中,桂樹、石頭、蘆葦這些被賦予人格化的自然之物一一還原成一個個神話故事,桂樹是達佛涅的化身,達佛涅被阿波羅追上,脫身不得,化為月桂樹;尼俄柏原文作“坦塔羅斯的女兒”,她因七子七女被阿波羅射死,而化為石頭;緒任克斯為山林女神,為潘所追求,化為蘆葦。就連森林、河流、小山這些自然界的林木山水也因為有著哀婉的傳說而顯得至情至性。菲羅墨拉悲愁的原因是她曾在林中被姐夫強奸,后來化為夜鶯(又傳說為燕子);得墨忒耳流淚是因為她的女兒被冥王搶去了;庫忒瑞即愛與美的女神阿芙洛狄忒,她的情人阿多尼斯被野豬沖死。詩人在這里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自然之物以人的情感,借物移情來表達對希臘眾神不幸遭遇的哀傷之情。
席勒相信神是存在的,人類是具有美德的。第五節,詩人寫了天神與凡人的和諧相處。丟卡利翁的典故是,宙斯發洪水消滅人類時,只有丟卡利翁和他的妻子皮拉幸存,后來丟卡利翁就成了人類的祖先。勒托的兒子即阿波羅,他又被尊為畜牧之神,追求過許多女性。阿摩是小愛神。阿瑪同特即阿瑪土斯,是維納斯的圣地。從這些眾神的故事里,詩人熱情謳歌和虔誠信仰古希臘富有生趣的藝術和文化。
在贊美古希臘多神論的同時,詩人也對僵硬的基督教一神論進行批判。第六節中“可悲的克制”指的是基督教的禁欲主義。近代基督教的封建統治使希臘神話中一切生氣勃勃的情景變成了機械運動世界的毫無神性的僵死圖景。這與席勒理想中的美麗世界是截然相反的,在詩人心中,美是有生氣的、是歡樂的、是自由的,“只有美,才被奉為神圣”。紅顏詩歌女神指羅馬神話中的詩歌女神,相當于希臘神話中的繆斯。美惠女神是賜予歡樂與美的美惠三女神。美在那里享受著最高的尊崇,一切都籠罩在美的神圣的光輝之中。
在七、八兩節,詩人濃墨重彩地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古希臘競技大會的熱鬧場面。地峽大會指的就是古希臘的科林斯地峽競技大會。在那里,輝煌的神廟、飛馳的賽車、婀娜的舞姿、勝利的桂冠,帶有古希臘風俗的競技大會猶如一幅電影畫卷在我們面前華麗呈現。此外,還有葡萄美酒夜光杯式的慶祝。酒神杖又譯薜荔杖,在酒神節日,從者手里均持此杖。歡樂使者即酒神。酒神狂女是指酒神的女祭司,狂呼吵鬧,故稱狂女。
從歡樂到死亡,從死亡到新生。九、十兩節,詩人筆鋒一轉,用對比的手法首先提到死亡這個凝重的話題?!皼]有令人厭惡的骸骨”、“只有守護神”,語詞間充滿著對基督教的不滿,“骸骨”指的是基督教的死神形象?!胺踩说暮蟠訉O”是指冥府的判官彌諾斯、埃阿科斯和拉達曼提斯。特拉刻人指從冥府索回亡妻的歌人俄耳甫斯。接著,詩人提到新生,許多事物失而復得。利諾斯是希臘神話中被阿波羅用琴打死的歌者,他老是彈唱自己的悲歌。阿得墨托斯合該喪命,他妻子阿爾刻斯提斯為他替死,被赫拉克勒斯救回。俄瑞斯忒斯因弒母發瘋,病愈后又認識他的老友皮拉得斯。弓手是指菲羅克忒忒斯,他是一名杰出的弓手,赫拉克勒斯臨死時將自己的弓箭送給了他。
席勒把古希臘世界加以審美化和理想化,在詩中體現了他理想中完美的人性和人性的完美。第十一節中,“英雄”指赫拉克勒斯,他從冥府索回阿爾刻斯提斯?!耙粚﹄p胞胎兄弟”是宙斯和勒達所生的雙胞胎卡斯托耳和波呂克斯,后化為雙子星座,成為航海者的保護神。然而,美的世界和理想的社會,隨著中世紀和近代的基督教和資本主義市民社會的來臨消逝了。隨后的四節(即第十二至第十五節,本書未選),詩人從先前的幻境中醒來,回到現實中,哀悼遠去的群神和消逝的幸福,并且對中世紀社會的異化狀態進行了詩意的、審美的批判。
詩人對古代希臘的緬懷和憧憬,實質上是對美和藝術的執著追求,另一方面也是對敵視藝術的封建主義和當時死氣沉沉的資產階級社會的抨擊。然而,群神的漸行漸遠無法挽留,古希臘社會的消逝令人惋惜。詩人的美的理想不能在現實中兌現,但可以在詩歌中永恒。最后一節的末尾,詩人寫出了一句非常著名且響亮的詩:“要在詩歌之中永垂不朽,/必須在人世間滅亡?!边@句詩常常被許多人引用,波蘭詩人密茨凱維奇在敘事詩《康拉德·華倫洛德》的序中引用過,德國詩人海涅在敘事詩《阿塔·特羅爾》第二十五章也曾引用過??梢?,席勒的理想主義精神對后來的詩人影響深遠。
總體來說,《希臘的群神》是一首對古希臘的美和審美世界的贊歌,是抒情詩的杰出典范,充分表現了席勒對于古希臘社會的理想化。詩篇對古希臘社會進行了美妙的描繪,塑造了一個個生動的神的形象,語詞真切、節奏鏗鏘,從美學的意義抒寫了詩人的理想和情愫,洋溢著美的理想和美的魅力。
(楊海英)
上一篇:《布賽娜!你占有了一顆忠貞的心·哲米勒》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異國的姑娘·席勒》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