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依絲》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法國】 法朗士
法 朗 士
阿納托爾·法朗士(1844—1924),法國作家。生于巴黎舊書商家庭,曾擔任出版社校對、圖書管理員和文藝評論員。發表過長篇小說《波納爾之罪》、《當代史話》、《諸神渴了》等。19世紀末的德萊?!に故录顾叱鰰浚渡淼矫裰鞫窢幹腥ァ?921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黛依絲》寫于1885年,取材于基督教傳說。揭示靈與肉的內在沖突,嘲諷了教會的禁欲主義,極力贊揚人性的力量。
尼羅河畔的沙漠里住著許多隱修士,他們用齋戒、懺悔、苦行來抵御成群結隊的魔鬼的猛烈襲擊。巴弗奴斯把時間都用在教誨門徒和苦修上,他雖然年輕,功德卻已很深。他遠離世人隱居已有10年。一天,他回憶起過去的放蕩生活,一件一件地反省自己的過錯。
他記起從前在亞歷山大劇院里見過的一個美麗絕倫的女演員,叫黛依絲。她在戲里顯露色相,挑逗觀眾,毀滅了許多人的靈魂。巴弗奴斯那時才15歲,也曾為之傾倒。不過在他走到黛依絲的門前時停住了腳步。由于自己過于年輕,而且父母管教嚴格,沒給多少零花錢,生怕遭到拒絕。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為此感到慶幸,認為這是天主大發慈悲,沒有使他犯下大罪。如今他越是懺悔過去的罪過,黛依絲的形象就越是楚楚動人,他的內心惶恐不安,最終他決定親自去拯救這個不幸的女子。
巴弗奴斯忍饑挨餓,風餐露宿,穿越大漠來到了亞歷山大。
黛依絲自小家境貧寒,從父母那兒得不到溫暖和愛護,還經常挨打,惟有黑奴阿梅斯關心照顧她。阿梅斯心地善良,經常講基督受難的故事給她聽,并帶她去受洗禮。后來阿梅斯因宣傳奴隸解放,被迫害致死。黛依絲為逃避父母的打罵逃出家門,跟一個跑江湖的女藝人學跳舞。不久她就成為一個出色演員,同時也成為男人情欲追逐的對象。從此她淪落風塵,過著快樂卻沒有愛情的生活。她漸漸對這種生活感到厭倦。當她走過教堂,看到阿梅斯的墳墓時,感到應該追求一種真實的、安寧的生活。
有一天,她演完戲休息時,在鏡子里看到自己的美貌開始衰老,便滿懷憂慮地想到老境即將來臨。正在這時巴弗奴斯站到了她的面前,向她許諾了天堂中永恒的幸福。黛依絲終于被說服,拋棄財產跟他來到了修道院,從此過著清苦的修行生活。
巴弗奴斯又回到沙漠,盡管他實現了自己的愿望,但黛依絲留在他心中的影像卻無法拂去。他整日生活在痛苦和矛盾中。黛依絲使他無法平靜。一天他夢見有個聲音要他爬上石柱,他以為這是上帝要他悔過。他爬上矗立在廢墟上的一根大圓柱的頂端,在上面呆了一年多,任憑風吹日曬,暴雨淋頭。由于長時間在柱頂靜坐,他的皮膚已經潰爛。從圓柱上下來,他又進入蛇蝎出沒的墓穴修道。然而這一切都無濟于事,他內心的欲火已無法撲滅,連上帝也幫不了他的忙。當他得知黛依絲重病在身,快要死去的消息,焦急萬分,痛苦得快要發瘋,感到自己受騙了。他向上帝呼喊:“燒死我吧,可笑的上帝,我是多么蔑視你的地獄! 黛依絲快要死去,她永遠不會屬于我了!”他像瘋子一樣跑到修道院,抱住垂死然而依然迷人的黛依絲,叫到:“我愛你,我的黛依絲,你不要死啊,是我害苦了你! 根本沒有什么上帝、天堂;惟有塵世的生活和情愛才是真實的?!?/p>
她沒有聽他的話,她的目光在無限遼闊的空中游移,仿佛看見了天主。她發出一聲喜悅的嘆息之后死去了。巴弗奴斯絕望已極,眼里燃燒著火焰,覺得大地在他腳下裂開。突然他感到自己已經變得丑陋不堪。
上一篇:《黑潮》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一千零一夜》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