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閉》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法國存在主義作家薩特(1905—1980)的代表劇作之一,講的是在人間曾作惡犯科的三個鬼魂在地獄里繼續為非、相互摧殘、始終不得安寧的故事。加爾散是個卑劣低下,虐待妻室,并在關鍵時刻背叛祖國,臨陣逃跑而被槍斃的膽小鬼;伊內絲是個瘋狂地追求同性戀愛,并兇狠成性,“該下地獄的女人”;艾絲黛爾是個自私、放蕩,溺死親生女兒的色情狂。他們進入地獄以后,像“旋轉木馬似的一個追逐一個”。伊內絲極力引誘艾絲黛爾同她搞同性戀愛,而艾絲黛爾追求的卻是加爾散,偏偏加爾散又不愛艾絲黛爾,卻想物色一個把他當成英雄的女人。剛開始,他們三人誰也不說明自己的真正死因,然而誰也不放過誰,他們莫名其妙地來到一起好象就是為了探聽別人的底細。任何兩個人都可以結成暫時的“同盟”,逼迫第三者供出自己的實情。他們之間的勾心斗角,波浪迭起,永無休止,最后發展到艾絲黛爾持刀要殺死伊內絲,而伊內絲回之以冷笑,提醒艾絲黛爾,說她早已是個死人了。于是他們省悟到:他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另外兩個人的劊子手”,又是他們的受害者。“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了的”,“到處都有陷井”,“何必用拷架呢,他人就是地獄”。
作者把地獄作舞臺,把鬼魂作劇中的主人公,就是想說明這地獄就是人類所處的現實社會,這鬼魂就是社會的膿瘡,人間的污穢,強烈地表現了戰后西方知識分子厭惡、不滿和變革現實的要求,以及他們苦悶,彷徨和無能為力的心情。
存在主義文學在塑造人物上致力于“真實性”,強調“經驗感”,認為小說或戲劇中的人物不是一種“虛構”,而是一種“表達”或曰“傳達”,不必求其典型,不要囿于概括,無所謂比現實中的“人”更美或更丑,往往是一些蕓蕓眾生。加爾散卑鄙虛偽,伊內絲色情狠毒,艾絲黛爾自私放蕩,就是通過他們的“本能意向”、“率直語言”,甚至像“小蟲子樣一絲不掛”的行為暴露無遺的。他們是作者描述的那個“骯臟社會”里的丑型角色。《禁閉》中人物的語言,往往是作者的心聲,表達了劇作家的思想感情,體現了存在主義文學關于作者、小說人物和讀者三位一體的觀念。作者希望人們通過《禁閉》認清自己所處的那個罪惡的社會,于是借劇中人的口說:“我不叫喊,也不唉聲嘆氣,但我要正視自己的處境。”“我并沒有輕率地看待自己的處境。我完全意識到自己處境的惡劣。但是,我并不害怕。”不害怕,而要行動,這便是作家的主旨。但是該如何行動,在劇本中始終是朦朧的,可能在劇作家的頭腦中也是不清晰的。當然,他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上一篇:《破產》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等待戈多》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