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小傳·葉夫根尼·亞歷山德羅維奇·葉夫圖申科》
蘇聯俄羅斯詩人。畢業于高爾基文學院。在其第一部詩集《未來的偵察員》(1952)中可覺察到作者對馬雅可夫斯基的模仿和學習。在詩集《第三次雪》(1955)、《熱心者的公路》(1956)、《諾言》(1957)等作品中反映出詩人對現代針砭時弊題目的興趣。在一系列詩作中他明確地以反對教條主義殘余及官僚主義的麻木不仁為目標。有時,在他的詩中政論性轉化為宣言性,抒情的自白變為自我陶醉。葉夫圖申科有些詩曾引起激烈的爭論,受到嚴肅的批判。在一系列國外之行后葉夫圖申科于六十年代初發表了不少國際題材的詩,它們浸透國際主義精神。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主要作品還有詩集《揮手》(1962)、《聯絡艇》(1966)、《白雪紛揚》(1969)、《情詩集》(1973)、《清晨的人們》(1978)等;另有長詩《兄弟電站》(1965)、《喀山大學》(1970)等。在葉夫圖申科的優秀詩篇中強烈地表現出對現代精神理解的追求,在尖銳的政論性抒情詩中提出了道德、公民責任感、國際政策等問題。他的創作吸引了蘇聯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便是其中一員(根據葉夫圖申科的詩作創作了《第13交響曲》、《斯切潘·拉辛之死》)。詩人的作品被譯成很多國家的文字,曾被授予榮譽勛章。
上一篇:《厄斯頓·綏斯特蘭德》的詩集介紹,人物資料簡介
下一篇:《哈特·克蘭》的詩集介紹,人物資料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