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種人大戰》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德國作家阿·茨韋格(1887—1968)的代表作。第一部《格里沙中士案件》,原本是茨威格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以一個真實的事件為素材寫成的一個劇本,于1927年改寫成小說。俄國戰俘格里沙開小差被抓回來,并被指控犯有間諜罪。后來,雖然證明格里沙是無辜的,但還是被殺害了。第二部《1914年的青年婦女》,講述的是一位青年女子的非凡經歷。她為了幸福,不畏艱辛,并沖破傳統習慣的束縛,與家庭作斗爭,反抗帝國主義戰爭。第三部《凡爾登的教育》的主人公叫克魯辛,是一個下級軍官,他所在的部隊發生了一起貪污案件,克魯辛在一封信中談到了此事。可是這封信被此案的主犯——克魯辛的上級發現。于是,這位上級便利用職權,將克魯辛調到戰爭最激烈的地方??唆斝林坏萌虤馔搪暽狭饲熬€,結果被對方的炸彈炸死了??墒窃谶@卑鄙的謀殺之后,克魯辛卻被說成是“英雄般地”獻身了。青年作家貝迪了解到事情的真象,義憤填膺,決定同伙伴們一起,揭露這可恥的陰謀,然而他們始終沒能如愿,克魯辛的冤案始終未能昭雪。但貝迪通過這次事件,徹底認清了軍國主義統治者的本質,終于自覺地為爭取和平而創作和斗爭。第四部《國王登位》,寫蘇德《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條約》之后,德國統治集團內部為爭奪立陶宛王位和瓜分烏克蘭的一場狗咬狗的爭奪戰。那時,德國面臨崩潰,各種政黨、集團、各大貴族都想在東方大撈一把。于是,一場激烈的爭奪戰展開了。小說的正面人物弗里希是東線總司令部的上尉軍官,他對這種卑鄙的爭奪由懷疑到憎恨。然而,他的不滿和反抗遭到了一系列的打擊陷害。第五部《?;稹罚蕴K聯和德國訂《布列斯特條約》的史實為背景,生動真實地將這一重要歷史事件再現在讀者面前。第六部《時機成熟了》,寫一對知識分子在戰爭即將暴發的前夕,還沉醉在虛假的和平之中,對戰爭的危險竟毫無覺察。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大部分人尚未識破軍國主義統治者鼓吹的“愛國主義”謊言的實質,以及在某種程度上還為虎添翼的可悲情景。
從這部小說開始,作者放棄了過去的唯美主義的寫作態度,嚴格忠實于現實,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素材,真切生動地描寫了與他同時代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思想上的變化過程。他的作品風格自然流暢,沒有人為的說教和政治性的口號。小說顯示了作者扎實的語言藝術功底,那些明快、充滿感情色彩、并富于音樂性的語言,深刻、準確地描繪了小說人物的外表、行動和心理狀態,成功地將人物思想轉變的曲折、艱苦的過程忠實地再現了出來。
上一篇:《瘋狂的奧爾蘭多》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看不見的人》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