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埃及作家舍爾卡維(1920—)的代表作。小說描述1930年埃及新憲法實施后農村階級壓迫的加劇。回鄉度假的中學生“我”與兒時伙伴談起城市人民反對新憲法的斗爭,得知鄉親們因不滿執政的人民黨在選舉中營私舞弊,拒絕投票而被懲治,又因交不起賦稅被迫典押土地。他親眼目睹政府為滿足人民黨議員帕夏莊園用水,剝奪農民引水澆地的權利。鄉親寫呈子要求恢復正當權益,村長借機哄騙目不識丁的農民在申請書上簽字,使帕夏在農民土地上修筑道路合法化。哈迪氣憤不過,率眾破壞路橋,卻被村警押解縣城。經過全村婦女大鬧村公所和該村老校長哈蘇奈等人的多方營救,被捕村民終獲釋放。秋天,筑路工程開始,政府派軍隊鎮壓護秋農民,沒收采摘的棉桃,毀壞棉田,迫使農民走上筑路工地,以苦力維持生計。
作品擺脫了埃及早期小說的浪漫色彩和粉飾太平的田園生活氣息,真實地反映了農村階級斗爭的殘酷現實,激勵人民為保衛自己的正當權益而不屈不撓地斗爭。小說的思想是通過一群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物形象來體現的。其中哈迪形象最為生動。他是一個熱血青年,年輕力壯、性情勇猛,摔跤、耍棍、耕種樣樣出色,是全村人的驕傲。他熱愛土地,在保衛土地不受侵害的斗爭中走在最前面,表現出大無畏的精神。在實際斗爭的鍛煉中,哈迪的思想提高很快。破壞路橋被捕,他經受了酷刑拷打,但沒有屈服,而且明白了許多以前不清楚的東西,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以后他又鼓動、宣傳團結奮斗的道理,使人們充滿信心和希望,成為村民反抗強權的領頭人之一。他是埃及覺醒了的一代青年農民的代表。媧賽發是個非常漂亮的姑娘,頎長的身材、潔嫩的肌膚和嫵媚的笑容具有一種特別的魅力。她純樸活潑,敢作敢為。對于垂涎美色而想占便宜的人,她總給他們“顏色”看。村中男人被捕,她帶領婦女大鬧村公所,追逼村長交出她父親,將一筐牲口糞扣在村長頭上。她是一朵驕花,然而是長在“貧脊的荒漠”上的驕花。她向往自由,羨慕舒適,而現實中她過著吃不飽、受欺凌的日子。她的前途和命運給整部小說涂上一層憂傷色彩。其他人物如老校長哈蘇奈是愛國的老知識分子,他參加過1919年的反英大革命,富有斗爭經驗,善于組織、引導村民斗爭;優素福生活富有,反抗政府壓迫,又恥于與窮人為伍;蘇維立姆具有典型的阿拉伯男子氣慨,豪爽俠義,注重氣節,他們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土地》中采用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真實地表現埃及農民的辛酸苦辣,運筆細膩,表現準確、生動。作品中大量描寫埃及農村的民情風俗,富于鄉土氣息。第一人稱的敘述角度,又交叉著回憶性第三人稱講述的篇章,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感。小說語言質樸通俗,簡練暢達。
上一篇:《土地》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在底層的人們》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