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法國作家福樓拜(1821—1880)的代表作。小說描寫愛瑪悲劇的一生。愛瑪生長在農村,后在修道院接受教育,閱讀了不少浪漫的傳奇故事,充滿奇情異想。但父親為她選擇的丈夫包法利是個平凡庸碌的市鎮醫生,缺乏才氣,感情貧乏,愛瑪大失所望。后結識了志趣相投的法律練習生賴昂,倆人陷入愛情的羅網。賴昂為擺脫苦惱離開了愛瑪。她煩悶中又遇上地主羅道爾夫,經不住他的誘惑,做了他的情婦。不久后羅道爾夫拋棄了愛瑪,她大病一場,打算痛改前非。不料在盧昂碰到了舊日的情人賴昂,埋藏在心底的愛情種子萌發,與賴昂姘居,沉溺在恣情的享樂當中,為了花銷,大量借債。賴昂過膩了姘居生活,考慮將來的前途,開始回避愛瑪。愛瑪債臺高筑,多方求援,卻四處碰壁,受盡凌辱。絕望中愛瑪吞下砒霜,了卻殘生。
愛瑪充滿幻想,由崇尚虛榮墮落到任性放蕩。修道院的教育和浪漫傳奇故事是導致她墮落的基礎。修道院的貴族教育培養了她愛好虛榮、追求享樂的習性;傳奇故事是滿紙親吻擁抱、離愁別恨,使一顆幼稚的心靈無形中受到毒害。腐朽的社會風氣,也是愛瑪墮落的重要原因。侯爵家舞會的豪華場面給她很大刺激,使她不愿“屈居”鄉下。搬到永鎮,這個庸俗的小市民泥潭使她不能自拔。風月老手羅道爾夫和輕薄浮華的賴昂都利用她性格上的弱點,以卑劣手段引她上鉤,玩膩后都將她棄之不顧。她拚命追求卻總是失望,釀成最后的悲劇。作者對她既有同情又有指責。指責她幻想的荒唐可笑和為追求幻想不顧一切的行為,她被幻想蒙住了雙眼,看不清事物的真相;同情她被庸俗的環境包圍,她極力想擺脫困境,卻越陷越深,成為社會的犧牲品。小說圍繞愛瑪悲慘的一生,以冷峻的筆調,描繪了法國19世紀中葉社會生活的腐朽庸俗,尤其是對市民階層的自私鄙俗、狹隘空虛的精神世界的刻劃,更是入木三分。
小說描寫細膩縝密。采用大量的細節描寫和日常用品的羅列,以表現時代風尚習俗,刻劃人物性格特征。人物心理描寫也緊扣環境描敘。自然界的一切、四季變換、草木枯榮、飛鳥掠影,無不和人物內心相契合。小說中愛瑪和包法利結婚的場面,侯爵家的舞會,農業展覽會,赫麥藥房的描寫,都是十分精彩的片斷。小說筆調冷靜,作者把自己對生活的觀察體驗與主人公的心境融合為一,對小說中的人物事件不作議論品評,通過客觀冷靜的描寫,讓讀者自己評判。小說結構嚴謹完整,從頭到尾布局嚴密,沒有旁枝斜出,給人一氣呵成之感。用詞準確貼切、簡潔凝練。左拉譽這部小說是“同類的標準,確而無疑的典范”。高爾基也稱它“氣勢雄勁,結構嚴密”。
上一篇:《列寧》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十字軍騎士》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