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斯提尼(Cleisthenes,約公元前570——?),古代雅典的著名政治家,以他的改革著稱于世。
克利斯提尼約生于公元前570年,屬于著名的阿爾克邁伊昂家族,父親是麥加克勒斯,母親是阿加里斯特。他是長子,因外祖父、西居昂的著名僭主克利斯提尼而得名。由于史料缺乏,我們對他青少年時代的活動幾乎一無所知。
梭倫改革之后和庇西特拉圖家族在雅典實行僭主政治期間,雅典內部的政治斗爭一直是相當激烈的。在這動亂的歲月中,公元前七世紀就在雅典的政治舞臺上起過重大作用的阿爾克邁伊昂家族,仍然進行積極的活動。克利斯提尼的父親麥加克勒斯是當時所謂海岸派的領袖。麥加克勒斯成為海岸派的領袖,恐怕同他的家族過去的某些事情有一定關系。公元前632年,克利斯提尼的曾祖父麥加克勒斯任雅典執政官時,曾經殺害了政變失敗在神廟里避難的基倫的同伙,這在當時被看作犯了冒犯罪。阿爾克邁伊昂家族因此遭到詛咒,被驅逐出境。公元前594年,梭倫大赦被放逐者,阿爾克邁伊昂家族回到雅典,并且積極支持梭倫的改革措施。由是之故,他們和舊的氏族貴族比較疏遠。
庇西特拉圖在雅典建立僭主統治的企圖兩度遭挫,當權不久就被迫離開雅典,據史籍記載,都與麥加克勒斯領導的海岸派對他的態度有關。公元前546年,庇西特拉圖牢固地確立了僭主政治。麥加克勒斯被迫和自己的家族一起離開雅典。
流亡中的阿爾克邁伊昂家族,承包了重建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廟的工程。這座神廟大約是公元前548年被燒毀的。按照合同,神廟的正面用石灰石修建,但承包者慷慨地采用了價錢昂貴的產于帕羅斯島的大理石,從而使神廟顯得更加壯麗。這件事贏得了全希臘的稱贊。
麥加克勒斯去世之后,克利斯提尼成了家族的首領,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雅典出土的執政官名單斷片表明,克利斯提尼在公元前525—524年曾經擔任執政官。出現這種情況,據推測,大概由于庇西特拉圖的繼承人希庇阿斯為了擴大統治基礎,召回了一些流放者,并讓其中有影響的人物參政。可是,公元前514年,當希庇阿斯的一個弟弟被刺后,他又加強了對反對派的鎮壓措施。克利斯提尼及其家族再度流亡國外。
公元前510年,斯巴達國王克利奧麥涅斯聯合雅典某些遭到流放的家族,進軍阿提加,把僭主希庇阿斯和他的同伙圍困在雅典衛城里。由于希庇阿斯家族的子弟們潛逃時被敵方俘獲,希庇阿斯為了領回他們,接受了撤離雅典的條件。
僭主政治被推翻后,雅典各派政治勢力的斗爭并未終止。以伊薩哥拉斯為首的貴族集團一度占據優勢。在反僭主斗爭中出過力的克利斯提尼,采取了與平民合作的態度,與伊薩哥拉斯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公元前508年,伊薩哥拉斯當選為執政官,明顯地圖謀建立貴族寡頭政治。這遭到平民的激烈反對。在一次公民大會上,克利斯提尼提出的全面改革政治體制的主要綱領被通過。公元前507年,阿爾克邁伊昂家族的一名親屬當選為執政官。不甘失敗的伊薩哥拉斯向斯巴達求援。
斯巴達國王克列奧麥涅斯率領軍隊進駐雅典城,要求驅逐那些“被詛咒的人”。克利斯提尼暗中逃走。700個家族被放逐。伊薩哥拉斯和他的300個伙伴建立了貴族寡頭政權。在這緊要時刻,平民起義了。只擁有很小一支隊伍的克列奧麥涅斯和伊薩哥拉斯被圍困在衛城里,最后被迫投降。克列奧麥涅斯撤軍回國。伊薩哥拉斯大概隨同斯巴達人逃跑了。參加占領衛城的伊薩哥拉斯的同伙被處死。
獲勝的平民立即召回克利斯提尼和被放逐的700個家族。
公元前506年,年逾花甲的克利斯提尼擔任首席執政官,在平民的敦促下,進行了使雅典國家制度民主化的改革。
鑒于氏族組織給雅典政治生活帶來了極為嚴重的消極影響,克利斯提尼便把改革基點放在以地域組織代替氏族組織上。他最主要的一項改革是建立奠基于村社(德莫斯)的10個地域部落以代替原有的4個血緣部落。
克利斯提尼把阿提加分為3個大區,即平原區(包括雅典城)、沿海區和山地區,每一大區再分為10個部分,各有明確劃定的界限。平原區的各個部分都包括雅典城的某些街區。這樣劃分出來的30個地域單位,稱為“特里提斯”,意即“部落的三分之一”。因為,10個新設的地域部落即由3個大區中各取一個“特里提斯”組合而成。每個特里提斯之下再分若干德莫斯,各個特里提斯所包含的德莫斯數目可以不等。德莫斯的大小也不相同。在農業地區,一個德莫斯一般是一個小村莊,也有幾個小村聯合成一個德莫斯的情況。在城里,一個德莫斯包含幾個街區及其附近的農業區。例如,屬于平原區的特里提斯居達特納伊昂和屬于山區的特里提斯帕伊阿尼亞、屬于沿海區的特里斯提米里諾斯共同組成名為潘迪奧尼斯的地域部落。各個地域部落都有由德爾斐阿波羅神廟的女祭司選定的一位英雄的名字作為自己的名稱。以之命名地域部落的每位英雄成為該部落的守護神,他們都有自己的祭司和祭壇。
地域部落和德莫斯都有自己的、由選舉產生的負責官員,并有全體成員大會和集體的財產。德莫斯構成雅典社會的、自治的基層社會組織和政治組織。
德莫斯的負責人名叫德馬爾霍斯,由選舉產生,一年一任。他負責掌管本德莫斯公民的名冊。國家的各項政治措施都通過德莫斯來推行,從選舉公職人員、征稅到征集軍隊。德莫斯的最重要職能則是確定隸屬于它的每個成員的公民權。凡是雅典公民的年滿18歲的男孩都要在全德莫斯的大會上履行隆重的入籍儀式,只有獲得大會的認可,方能登記入籍。公民有權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再加上自己所隸屬的德莫斯的名稱。如果對某人的公民資格發生懷疑,很快就可以從他所在德莫斯的名冊上查清楚。一個人即使遷居到別的地方,其籍貫仍是他在登記公民資格時所在的德莫斯。
特里提斯不構成一個單獨的行政組織,但它是把德莫斯與地域部落聯結起來的中間環節。一般情況下,特里提斯由鄰近的一些德莫斯組成。但也有分散在不同地方的情況。
新設的地域部落與以前的血緣部落不同,不再是連成整片地區的居民的集合體,而是散處于3個大區之內的居民的集合體。氏族貴族的土地因居民的這種新的組合而分散到新設的地域部落之中。這樣一來,舊的氏族貴族在經濟上、宗教上、政治上的影響都大為削弱,而作為公民集體的雅典城邦內部的團結則顯著加強了。由于在新設的每個地域部落中都有雅典城的若干街區,雅典城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10個地域部落的中心。
德莫斯的數目,一開始共有100個。后來這一數目有所增加,到公元前四世紀,達到174個。德莫斯的名稱有的與過去的氏族相同,有的是新取的。
過去的氏族部落、胞族、氏族,并沒有明令撤銷,不過,它們已經不再起什么政治作用,只是一種宗教聯系的形式而已。
在建立德莫斯和按德莫斯登記雅典公民的過程中,克利斯提尼為了報答一些異邦人和奴隸對他的支持,允許他們登記為雅典公民。
與新設的10個地區部落相適應,克利斯提尼廢除了梭倫建立的四百人會議,以新設的五百人會議取而代之。五百人會議由10個新部落每年各選出50人組成。各部落的50名會議成員,從其所屬的德莫斯中大體上按人口比例抽簽選出。五百人會議成員按部落分為10組,輪流在一年的十分之一的時間里當政,處理國家的日常事務。五百人會議的重要職能之一是,為公民大會準備議案。任何問題都必須先經過五百人會議的討論,然后再交公民大會議決。召開和主持公民大會,也是由五百人會議負責。
為了便于五百人會議工作,在雅典城的市廛廣場建了一所會議廳。還修了一座有圓拱形屋頂的房子,其中安置了作為整個國家象征的永不熄滅的爐火,并設有公共廚房,供當政的五百人會議成員就餐。
新的部落制度所引起的另一項變革是重新組編軍隊以及十將軍委員會的建立。梭倫時代的按血緣部落及財產狀況征集軍隊的辦法,為按新的地域部落及財產狀況組織軍隊的方法所代替。每個部落提供一隊重裝步兵,一定數量的騎兵和水手,并且選舉一名將軍統率。10名將軍組成委員會,由軍事執政官任委員會的主席。
和克利斯提尼的名字有聯系的陶片流放法的確立時間,在學術界長期存在爭論。按照亞里斯多德在《雅典政制》一書中的說法,陶片流放法是克利斯提尼制定的,目的在于防止僭主政治的重演。但是公元前四世紀還有一些作家認為,這項重要法律不是克利斯提尼制定的。根據我們現在掌握的史料,陶片流放法的第一次施行肯定是在公元前487年。否定克利斯提尼為其創始者的人認為,該法是在這年之前不久制定的。這里我們姑且依照比較通行的說法,即認定克利斯提尼是這項法律的提出者。
所謂陶片流放法,其內容是這樣。當某個雅典公民有了很大的政治影響的時候,為了防止他做出危害民主政體的事,由公民大會投票表決將他流放。投票時,與會者將他認為應遭流放的人的名字寫在陶片上。每年的一定時期內,五百人會議征詢公民大會的意見,今年應否施行陶片流放法。如果公民大會認為有必要,那么就再召開一次公民大會舉行投票。出席這次公民大會的人數不得少于6,000,否則不能進行投票。多數票認為應遭流放的人必須于一定期限內離開雅典。流放期為10年。流放者的家屬可以繼續住在雅典,財產也不受觸動。流放期滿后,遭流放的人可以回到雅典,像其他公民一樣享有一切政治權利。考古學家已經在雅典發掘出很多寫有流放者名字的陶片。
克利斯提尼的改革獲得巨大成功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社會歷史原因。梭倫和庇西特拉圖支持農民和鼓勵發展工商業的政策,庇西特拉圖對氏族貴族的打擊,促進了雅典平民勢力的增長。克利斯提尼正是依靠平民的支持取得了勝利。他的改革進一步促進了平民勢力的發展,加速了氏族貴族勢力的消亡。正因為他的改革適應了雅典國家當時歷史發展的需要,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平民勢力的發展壯大是雅典在希波戰爭中取勝,雅典經濟、文化繁榮的最重要的原因。
恩格斯高度評價克利斯提尼的改革,稱它是一次革命,特別指出他所建立的政治制度適合雅典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
克利斯提尼大概在完成改革之后不久就與世長辭了。
上一篇:克列奧麥涅斯三世
下一篇:克勞塞維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