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外國文學(xué)作品簡析
黎巴嫩詩人紀(jì)伯倫(1883——1930)的散文詩集。作品寫云游四方的先知亞墨斯達(dá)法在阿法利斯城滯留了12年,預(yù)備離開城市渡海歸去。在與當(dāng)?shù)鼐用褚酪老e之時,應(yīng)群眾要求而作臨別贈言。他由“愛”談起,講到飲食起居、生老病死、悲歡離合、交往處世、信仰追求、倫常禮儀、情感行為等各個方面。對包括“生和死中間的一切”提出自己的見解。全書共28篇,其基本思想是“愛”。愛是人類的美好感情,是衡量一切的重要尺度,是聯(lián)接自我、人類、上帝的鏈條。在自然、和睦、真誠的美好世界里,人們互相友愛地生活,這是作品表現(xiàn)的理想。作者不是一味沉迷在愛的夢幻中,還有對社會的縝密觀察,對人生的深刻理解,表達(dá)了對弱小者的深切同情,對勞動人民的真摯關(guān)切,對社會丑惡現(xiàn)象的無情鞭撻。作者借先知之口譴責(zé)那些“喜歡立法,卻也更喜歡犯法”的統(tǒng)治者;揭露“忠誠其表而盜竊其中”的偽善者;怒斥“用言語換取他人勞動”的剝削者。作品中也宣揚(yáng)了忍讓、虔誠的思想。
作品充滿辯證思想。作者往往看到事物的兩面,惡中有善,善惡相依;歡樂是“去了面具的悲哀,”悲哀中也能感受到歡樂;理性和熱情在心中決戰(zhàn),但它們又互相依賴,熱情需要理性的引導(dǎo),理性要熱情來升騰。整部作品充滿深邃的哲理。作品感情深沉,作者就像一個洞悉人世的智者,以拳拳之心告誡世人,指引他們眺望一個艷陽紫云、平和靜穆的美好世界,語出見心,誠摯感人。作品想象豐富,把愛、美、善惡、痛苦這類抽象的概念,描繪成具體可感的藝術(shù)形象;運(yùn)用生活中普通常見的意象作比喻,淺顯、明白地表達(dá)深奧、抽象的道理。
上一篇:《佛本生故事》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出走記》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