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博納弗瓦《杜弗的話》愛情詩鑒賞
〔法國〕 博納弗瓦
一
你說有時你在黎明
暗淡的道途上徘徊,
我分享著石頭酣眠的甘甜,
像它那樣地昏然。
可這風兒來了,吹開我
喜劇的帷幕,展示我死亡的表演。
我向往盛夏,
一個熾烈的盛夏,來晞干我的淚水,
可這寒冷來了,已凍得我四肢發麻,
我清醒著只得忍受這無際的嚴寒。
二
命定的季節呵,
赤裸如鐵板的大地呵!
我向往盛夏
誰斬斷了我蒼老血脈里的這股剛毅?
我的確是幸福的
在這死亡的關頭。
雙目已瞑,雙手攤向
永恒陰雨的泥淖。
我呼喊,我用面頰頂著風……
為什么要憎恨,為什么要哭泣,
瞧我不是還活著嗎。
夏已深沉,天光暖徹了我的身心。
三
讓詞語熄滅在
我們當做床鋪的物體的外表上吧,
熄滅在這只有死亡的陰風
吹過的枯寂上吧。
讓這位屹立而如烈火的人
像碧藤一樣長青吧,
讓蓋世無雙的歌手從山巔馳下,
照徹
那廣袤而難以描述的萬物。
讓詞語熄滅在
你和我相會的矮屋里,
讓呼喊的爐膛
熔冶我們火紅的話語。
寒冷因我的死亡而囂張并獲得其意義。
(葛雷 譯)
伊烏·博納弗瓦(1923— )是法國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家和翻譯家,法蘭西公學教授。在詩歌創作之外,博納弗瓦也寫文藝評論,還翻譯過莎士比亞的作品,并研習古典藝術,是一位帶有學者傾向的作家。博納弗瓦的創作,從思想內容上看,往往顯得深沉晦澀,詩歌主題常與死亡有關。他認為詩歌乃是“痛苦與死亡的對話”,其存在主義哲學和超現實主義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盡管詩人深受波德萊爾、馬拉美、瓦萊里和儒弗的影響,但卻能渾然自成一體。
1953年,他的第一部詩集《論杜弗的動與靜》脫稿付梓。這是詩人的成名作。詩集抒情瑰奇、情思細膩幽深、韻味優美。此后,博納弗瓦又出版了《昨天,一片荒漠》、《寫字臺》和《在門檻的圈套里》等集子。這些集子在特點和風格上與《論杜弗的動與靜》沒有什么不同,詩歌那深邃的意境、含蓄的語言使博納弗瓦更像一個象征主義詩人了。
《杜弗的話》選自《論杜弗的動與靜》。杜弗是博納弗瓦早期的戀人,后來不幸去世。詩人以深沉的悲哀寫下多首悼念她的詩。有人認為這首詩是瓦萊里《年輕命運女神》的復活(見彼爾·德·布瓦斯德菲爾的《當代文學史》),有的則認為詩人是波德萊爾之子(見克勞德·儒弗的《波德萊爾之子》)。無庸諱言,博納弗瓦在獨特創新的基礎上較全面地繼承和發展了象征主義的詩歌傳統,其貢獻就在于他把自波德萊爾以來的象征主義傳統與法國的現代詩有機地結合了起來。所以,說博納弗瓦是象征派在當代的傳人,他是受之無愧的。
薄霧中的鮮花更美,意念中的愛情更甜。有人說,詩人懼怕死亡。實際上,他怕的只是愛的飛逝。《杜弗的話》就表現了愛人雖已故去,但她的愛還活著,無時無處不活著的情思。愛情是詩歌最普遍的源泉。愛情詩如潮水般不斷涌現,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表達方式,每個詩人都會在這里留下自己的印跡,或打破某種傳統的形式,另辟蹊徑,寫出別具一格的詩作。17世紀有彌爾頓《夢亡妻》的夢舞婆娑,20世紀則有博納弗瓦《杜弗的話》的倩影暗移。真正的愛情是永恒的、不死的,人死愛猶存。可惜時間不能倒流。
《杜弗的話》所展現的愛之河是由回憶、猜測和遐想而構成,多用隱喻,具有古典韻味,給人以特殊的美感,正所謂“言有盡而意不盡,意有盡而情不盡,情有盡而味不盡”。
上一篇:〔法國〕貝朗瑞《春與秋》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古希臘〕柏拉圖《歌》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