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倫斯·鄧巴《補償》愛情詩鑒賞
〔美國〕 勞倫斯·鄧巴
因為我愛得這么久,
因為我愛得這么深,
上帝就非常的同情,
賦予我歌唱的才能。
因為我愛得這么癡,
因為我唱得這么累,
天主就無限地仁慈,
賜給我死亡的恩惠。
(鄒絳 譯)
勞倫斯·鄧巴(1872—1906)美國黑人詩人。生于俄亥俄州的代頓市。父親曾在肯塔基州當(dāng)過權(quán)隸。鄧巴因家境清貧,曾以開電梯謀生。1893年自費印行第一部詩集《橡樹和常春藤》,獲得好評。1895年出版第二本詩集《大調(diào)和小調(diào)》,受到著名作家威·迪·豪威爾斯的推薦和贊賞,因而成名。同年又出版《低微生活抒情》,在文學(xué)界取得一定地位。不久棄職。專門從事詩歌和小說創(chuàng)作,成為美國第一位著名的黑人作家。他的詩語言風(fēng)趣,有不少詩篇反映黑人受到的種族壓迫與歧視,表現(xiàn)出哀憤之情。但他為取悅白人,常以牧歌田園式的筆調(diào)美化莊園制。因此,他不能擺脫當(dāng)時流行的種植園文學(xué)傳統(tǒng)。
《補償》是一首純樸的愛情詩,是戀人自我心聲的宣瀉。詩人采用直接內(nèi)心獨白的方式,向整個世界說話:“因為我愛得這么久/因為我愛得這么深”,我崇高而浪漫,憂傷而誘人。“我”愛得太久太深了,我不能自拔并且心甘情愿做愛情的奴隸。我失去了我的全部,除了愛。然而,上帝是公正的,富于同情心,他給了我愛的補償:“賦予我歌唱的才能。”在這里,補償并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補償。“歌唱”是對我深久之愛的一種慰藉,是激發(fā)我再去付出全部之愛的一股精神力量。只有如此,我的愛才能更真摯、牢固。愛之上又“疊加”愛,使詩中“我”情感的力度與厚度陡然增強。
第二節(jié),詩人把剛剛獲得的補償,轉(zhuǎn)化成為新的奉獻。癡情的我“唱得太累”了。“唱得太累”一下子把我從自我的漩流推向感情的潮水,我迷失在愛的轟鳴里,誰能喚回我?上帝也不能。我只等待唯一的結(jié)局,讓無限仁慈的天主悄悄地“賜給我死亡的恩惠”。因為我已無所付出,只剩下我的生命。我將帶著愛你的永恒而離去。這是冥冥中的天意,是對我的愛的最完滿的補償。
詩人盼望靈與肉、生與死的融和。徜徉于博大深廣的愛中,墳?zāi)箍勺骰榇玻n天可作證人。讓心靈的地平線,爬滿愛的衷曲。“久”“深”“癡”“累”程度越來越強,直到我把生命獻出。以生命的價值來補償愛。異常沉重地體現(xiàn)了愛的驚天動地。而這確實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補償。
這首詩語言質(zhì)樸無華,但能喚起讀者無限的回味。復(fù)沓手法的運用,使詩的節(jié)奏錯落有致,體現(xiàn)出愛的深沉、委婉。補償從生到死,這一距離的存在,更集中詮釋了愛的矢志不渝。上帝與天主,讓詩帶有宗教色彩,但詩人卻將之融入到愛的汪洋里,成為愛與補償?shù)淖钣辛l件。這些,無不為本詩增添了藝術(shù)魅力。
另外,本詩又可解作尋求精神之愛的苦難歷程。詩的主旨的多義,加重了詩的內(nèi)涵。從而與外形構(gòu)成張力。
上一篇:〔墨西哥〕克魯斯《行行淚珠解疑云》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西班牙〕因佩利亞爾《訴說》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