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青山 【本書體例】
【原文】:
隰桑有阿(1),其葉有難(2)。既見君子,其樂如何!
隰桑有阿,其葉有沃(3)。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隰桑有阿,其葉有幽(4)。既見君子,德音孔膠(5)。
心乎愛矣,遐不謂矣(6)?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鑒賞】:
余冠英稱《隰桑》是“一個女子的愛情自白”。顯然這是一首愛情詩。
詩共四章。可分作兩個層次。一至三章是第一個層次,用復疊重調(diào)的方法,抒寫了女人主公“既見君子”的情懷。前半均以“隰桑有阿”托物起興,變化葉兒的“有難”、“有沃”、“有幽”,寫那生長在低洼潮濕地方的桑樹,長得枝葉茂盛,蔥籠蒼郁。這幅欣欣向榮、充滿青春活力的自然景象,好不撩人情思!也正好為戀人的相會提供了一個相宜的環(huán)境。女主人公來到這個優(yōu)美的所在,是多么希望能見到她的意中之人。這三章的后半,“既見君子,其樂如何!”“既見君子,云何不樂?”“既見君子,德音孔膠”,正面寫了女主人公熱烈愛戀的感情世界:她想象著在濃蔭掩映的桑樹下,見到她的情人之后,先是高興異常,后是心花怒放,接著定會纏綿在一起,甜話衷腸,綿綿不盡。這里,不僅寫出了女主人公的心理層次,感情泛溢,而且也寫出了她對戀人愛得是那么醉人,那么熱烈,那么火燙。這是相當純潔,真率的優(yōu)美女性的形象。
第四章是第二個層次。一反托物起興之筆,改用賦的寫法,活脫脫地鋪敘了一個初戀女子曲折矛盾的情懷:她熱烈地愛著那人兒,可總是嬌羞的不便說出來;而藏在心底的深沉的愛,沒有一天能夠把他忘記。“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三個語助詞的連用,一唱三嘆地描出了其“欲說還羞”的嬌美情態(tài)。“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誠如朱煮《詩集傳》所云:“愛之根于中者深,故發(fā)之遲而存之久也。”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一章寫女子的愛情體驗比前三章似更覺曲折委婉、細膩動人,更覺執(zhí)著深沉、熾烈純貞。惟真如此,其意味也更耐人賞玩咀嚼。
上一篇:《隰有萇楚》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雄雉》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