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志獲 【本書體例】
【原文】:
麥秀蔪兮,黍禾蠅蠅(2)。彼狡童兮,不我好仇(3)。
【鑒賞】:
《麥秀歌》據《尚書大傳》,《史記》等史籍載,是箕子所作的一首傷殷之作。此后《文選注》、《御覽》、《樂府詩集》等都沿襲了這一說法。但玩味其詩,應是一首古代的情歌,或為箕子所引,用以言志而已,當非箕子本人所作。全詩采用了興的手法,以麥子已經黃熟,秋糧黍禾也都長高了這一農業社會習見的自然景色,興起了期望那位美男子不要再拖延而快來和自己相好匹配的情思。詩中大膽、直露地抒發了對那位美男子的愛,愛而未得的不安焦灼,對他不理解自己心意的抱怨、嗔怪。全詩顯示了很高的藝術水平和嫻熟的技巧。前段以“麥秀蔪兮,黍禾蠅蠅”勾畫了一幅生機勃勃的自然畫面,其中以成熟的麥穗,麥芒兒伸展勾連的特點,準確形象地造型,以蠅蠅展示秋田禾黍的綠色光亮滋潤,勃勃生機。畫面黃綠相間,靜動錯陳,歌謠的作者是體物入微又善于抓取事物特征的。麥子黃熟了,黍禾長高了,時不我待,心上的人兒怎么還不來呢?詩的后段進入直接抒情,不假助于比擬、象征,而是直白心境,把一片思念火辣辣地表白出來,有思念有嗔怪,有期盼不安,簡短的詩句中把熱戀中少女的心態表露無余,痛快淋漓。全詩創造了具有很高審美價值的藝術境界。作為傳唱的歌謠,全詩節奏分明,上下句間加一“兮”字以延緩音節,增強了抒情效果;句式整齊,又增強了表抒情感的力度,使那種熾熱而焦灼的愛的情感表達得既深沉又顯露,既音調委婉又真摯有力。
上一篇:《麟之趾》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黃鳥》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