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竇春蕾 【本書體例】
【原文】:
鼓鐘將將(1),淮水湯湯(2),憂心且傷。淑人君子(3),懷允不忘(4)。
鼓鐘喈喈(5),淮水湝湝(6),憂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7)!
鼓鐘伐鼛(8),淮有三洲(9),憂心且妯(10)。淑人君子,其德不猶(11)。
鼓鐘欽欽(12),鼓瑟鼓琴,笙磬同音(13)。以雅以南(14),以籥不僭(15)。
【鑒賞】:
這是一首聞樂心悲、諷刺統(tǒng)治者荒淫無度,雖用先王之樂而德不相稱的詩。它抒發(fā)了詩人對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和對古圣先賢的深深懷念。吊古傷今,憂心如焚,情緒十分沉痛悲哀。
全詩四章,每章開頭都用重疊而又有所變化的詩句,一再描繪、鋪敘這場規(guī)模盛大、氣氛熱烈的音樂集會。它的地點設(shè)在淮水岸邊,只聽洪鐘鏗鏘有力的轟鳴,和淮水的陣陣濤聲揉和在一起,震人心魂,還有那鼓聲咚咚,琴瑟和鳴,笙磬呼應(yīng),各種器樂,同聲演奏,變化繁復(fù),悅耳動聽。其中,既有雅正端肅、氣象宏嚴的《雅》樂,也有通俗輕快、風(fēng)情特異的《南曲》,還有以籥伴奏的精彩舞蹈。聲勢是如此浩大,場面是如此鬧熱,然而,作者的心中卻是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他“憂心且傷”“憂心且悲”“憂心且妯”。這足以使人心神俱醉的美妙樂曲,更引發(fā)起他對腐敗現(xiàn)實的萬分愁慮,詩人不禁非常懷念古代的先王圣賢(即“淑人君子”),在對他們美德潔操的極力贊美中,寄寓著對眼前這位大肆淫樂、道德淪喪的君王的強烈諷刺和批判,在怨而不怒的外表下,飽含著憤然不平的情緒。
那么,詩中這位身份高貴的君王是誰呢?許多學(xué)者進行了大量考證,有人說是昏庸荒亂的周幽王,他曾在太室與諸侯會盟,有可能在淮水奏樂;也有人認為是周穆王,因他的蹤跡遍布天下;還有人認為是周昭王,因為他曾有南巡不返的史實。這幾說至今仍難以確證,總之,他定是一位地位顯赫的君王。
上一篇:《鼓琴歌》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齊侯投壺詞》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