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愛情篇
“恨人間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許。”(金元好問《摸魚兒》)似乎這個問題千百年來并未得出圓滿的答案,因此愛情、相思也就成了歷代歌詠不衰的永恒題材。宋詞本起于娛賓遣興的環境,離愁別恨、男歡女愛的情詞才是其本色當行,相思愛情詞數量多也是必然。
宋代相思愛情詞無論是作者直抒情懷,還是“男子作閨音”為女性代言,主流均以感情真摯純潔為本,體現出詞人高尚的人格美;同時,詞人往往“將身世之感打并入艷情”,內涵豐富,情味濃郁。表現手法上,或采用形式簡短的小令,或選擇便于鋪敘的長調慢詞,經常自覺運用比興、象征、暗示、追憶、夢境等手法深化主題,表達不同尋常的深情,曲折纏綿,意境深婉。成就較高的作家有歐陽修、柳永、晏幾道、秦觀、周邦彥、李清照、吳文英等人。
柳永詞
柳永(987? —1053? ),字耆卿,原名三變;因排行第七,故又稱“柳七”;曾任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為游子時,放蕩不羈,常出入歌樓妓館,多為樂工妓女填詞作曲,當時權貴以為“有才無行”,因此屢試不第。三十歲左右改名柳永,才考取進士。他在仕途上一直抑郁不得志,終生窮愁潦倒,過著浪子的生活,據說死后由妓女合資而葬。關于他的小說有《眾名妓春風吊柳七》《柳耆卿詩酒玩江樓》(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他是北宋最有影響的流行歌詞作家,其詞在當時就“天下詠之”,有《樂章集》傳世。
上一篇:《登臨詠懷》宋詞鑒賞
下一篇:《羈旅愁思》宋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