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接續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定義]在同一句話中,從一個詞中分離出一個語素或者一個短語中分離出一個詞,在后面的句子中單獨或重新使用,而在語義上和前面句子的詞是相互關聯的一種修辭方式。其中分離出來的語素叫續項,原合成詞叫原項。
[例釋]根據續項和原項之間的意義關系,可以分為順義接續和反義接續兩類:
(1)順義接續。即續項的意義是對原項意義的補充和發展。
例1:襲人笑道:“我說你太淘氣了,總要淘出個事故來才罷。”(曹雪芹《紅樓夢》)
例2:其實,巾幗與須眉誰占上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挑戰挑出了動力,更挑出了農行的美好前程。(“中金在線”新聞《秘密挑戰》2004。3。30)
例1從“淘氣”分離出“淘”,以進一步說明“太淘氣”的結果。例2先從“挑戰”分離出“挑”,然后兼用接續和拈連的手法,強調了“挑戰”這一行為的作用。
(2)反義接續。即續項和原項的意義是相對或相反的。
例3:離婚不離家的尷尬。(《深圳周刊》2003。8。17)
例4:“丑”話不丑,友誼持久。(王則柯《自由的煩惱》)
例3按照常理,離婚就意味著一方須離開家,但是這里的續項“不離家”卻和原項的意義是矛盾的,所以的確是尷尬之事。例4續項“不丑”和原項“‘丑’話”的“丑”意義相反。
從形式特征看,接續是一個復合詞和它的一個語素先后在同一句話中出現;從語義特征看,續項與后面的詞語組合起來對原項的意義進行續補或說明;從語用功能看,它使得話語簡潔,意義鮮明,結構嚴謹,突出和強調了句子的語義焦點或某個動作行為的結果或作用,增加了語言的表現力,使接受者能夠準確地捕捉到話語的含義。
[辨析1]接續與拈連。都是對一個詞的沿用,區別是:
(1)前者是對一個詞的一個語素的沿用,后者則可以是對一個語素的沿用,也可以是對整個詞的沿用。
(2)前者的原詞可以是動詞,也可以是名詞、形容詞,而后者只能是動詞。
(3)前者的目的是補充或說明原詞,以強調原詞,而后者的目的是把適用于具體事物的動詞巧妙地與抽象概念拈連,以強調抽象概念,即使動詞拈連的對象是具體概念,它們組成的也只是臨時的支配關系。
[辨析2]接續與析詞。都是對復合詞進行拆分,都有強調作用。區別是:
(1)前者是把原詞中的一個語素與原詞分開,去補充或說明原詞的意義,后者則是把原詞所有的語素分開,去分項使用各個語素。
(2)前者強調的是原詞的意義或某個動作行為的結果,而后者強調的則是每個語素的意義或動作行為的結果。
[辨析3]接續與延伸。見“延伸”條。
上一篇:什么是精細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下一篇:什么是拈嵌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