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拈嵌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定義]將幾個人名、地名、書名、藥名、影片名等通過鑲嵌的方式連接起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新穎的意思的一種修辭方式。
[例釋]根據拈嵌的方式,可分為兩類:
(1)連續拈嵌。全部由人名、地名、書名、藥名、影片名等連續相連而成,中間不插入任何其他的詞語。此類拈嵌因要求高,所以較少。
例1:大雨冼星海,長虹萬籟天。冰瑩成舍我,碧野林楓眠。(老舍詩)
這首寫景抒情詩實際上是由八個文藝界的人名相連而成的,即孫大雨、冼星海、高長虹、萬籟天、謝冰瑩、成舍我、碧野和林楓眠,將八個人名精心搭配組合成一首意境清新幽美的詩歌,非常人所能辦到,令人嘆服。
(2)間隔拈嵌。用其他詞語將幾個專名(人、地、書、藥、影片等)間隔開來,使這些專名鑲嵌在其他詞語中間,兩者相互融合,渾然一體。拈嵌格大多是此類。
例2:苦旱喚雷雨,日出憐夢沉。寄情蛻變日,長憶北京人。(光未然《贈曹禺同志》詩前四句)
此詩巧妙地將劇作家曹禺的四個劇本《雷雨》、《日出》、《蛻變》、《北京人》鑲嵌在其他詞語當中,與其他詞語融為一體,表達了作者對曹禺的懷念與敬仰。
例3:密云不雨旱三河,雖玉田亦難豐潤。
懷柔有道皆遵化,知順義便是良鄉。(對聯)
上聯暗含四個地名“密云、三河、玉田、豐潤”,表達了大旱之年盼望甘霖的心情;下聯也暗含四個地名“懷柔、遵化、順義、良鄉”,表達了對有道明君的期盼。全聯對仗工整,借助其他詞語巧妙地將八個地名連接起來,順暢自然,無斧鑿之痕。
拈嵌是利用人名、地名、書名、篇名的表面意義將它們嵌入語句中,與其他詞語連接起來表義,其隱含義或明或隱。明顯的,讀者一看便知;暗隱的,則很難分辨。比如例2中“雷雨、日出、蛻變、北京人”有文學常識的讀者才能看出是曹禺的四個劇本的名稱。例3中的八個地名只有對熟悉北京和河北地理的讀者,才能辨認出來。
[辨析1]拈嵌與巧綴。都表現為名稱與涵義之間的關系。區別是:
(1)在形式上,拈嵌的詞語只出現一次;而巧綴的詞語在同一話語中至少要出現兩次,前一個是名稱,后一個是涵義。
(2)在意義上,拈嵌詞語的名稱與涵義的關系是隱與顯的關系,由一個語言形式承載;而巧綴詞語的名稱與涵義由兩個語言形式來承載,雖然兩個語言形式是相同的,例如“同仁堂一視同仁”中前一個“同仁”是藥店的名稱,后一個“同仁”是藥店做生意的準則,是涵義,共同說明“同仁堂”名副其實、名不虛傳。
[辨析2]拈嵌與雙關。見“雙關”條。
上一篇:什么是接續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下一篇:什么是回環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