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回文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定義]語句或語篇順讀、倒讀都能成文,或把一個語句或語篇完全顛倒過來與原句或原文形成正反兩種順序,從而具有循環往復特點的一種修辭方式。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里“回文”,列為積極修辭的丙類即“詞語上的辭格”,“回文,過去也常寫作迴文,是講究詞序有迴環往復之趣的一種措辭法。”不過,陳先生所說的“回文”包括回環。
[例釋]回文以漢字為排序單位。古代漢語中,絕大多數漢字都代表單音節詞,一字一詞。不論順讀還是倒讀,語句都是以單字為排列次序的單位。
例1:語言學會學言語
例2: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
例1“語言學會學言語”一句,從末尾開始可以逐字倒讀,而且倒序后與原句完全相同。例2是福建廈門鼓浪嶼魚脯浦的一副對聯,上聯和下聯都可以倒讀且與原句保持不變,稱回文對。
例3:馬趁香微路遠,紗籠月淡煙斜。渡波清徹映妍華,倒綠枝寒鳳掛。掛鳳寒枝綠倒,華妍映徹清波。渡斜煙淡月籠紗。遠路微香趁馬。(蘇軾《西江月·詠梅》)
例4:斷腸人去春將半,半將春去人腸斷。歸客倦花飛,飛花倦客歸。小窗寒夢曉,曉夢寒窗小。誰與畫愁眉,眉愁畫與誰。(李晏《菩薩蠻》)
例3是蘇軾的一首詞,上、下闋互為倒序,全詞回文。例4也是一首詞,但與例3不同的是,每兩句互為倒序。這兩種都稱為回文詞。
歷代回文詩也很多,如:
例5: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孤燈花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花燈孤;遲回寄雁無音訊,久別離人阻路途。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一酌怕空壺;知心幾見曾來往,水隔山遙望眼枯。(李禺《夫妻互憶》)
例5為宋人李禺的詩《夫妻互憶》(又題《兩相思》),順讀為表達丈夫思念妻子詩(《夫憶妻》),全詩倒讀則成為表達妻子懷念丈夫的詩(《妻憶夫》),運思絕妙。
優秀的回文詩順讀倒讀皆能成文,需要精絕的構思和高超的文字技巧。史上最有名的回文詩當屬晉時人竇滔妻蘇蕙所作《璇璣圖詩》。據傳原圖為8寸見方的彩絲織錦,全幅織字29行,每行29字,總共841字(據載,正中的“心”字為后人所加。色彩以不同字體表示)。讀法極為復雜,不僅可順讀倒讀,還可橫讀縱讀斜讀等等,可讀成三言、四言、五言、七言諸體詩,三言體如:“嗟嘆懷,所離經。遐曠路,傷中情。家無君,房幃清,華飾容,朗鏡明。葩粉光,珠曜英。多思感,誰為榮。”四言體如:“邵南周風,興自后妃。衛鄭楚樊,厲節中圍,詠歌長嘆,不能奮飛。齊商雙發,歌我袞衣。曜流華觀,冶容為誰?情徵宮羽,同聲相追。”五言體:“詩情明顯怨,怨義興理辭;辭麗作比端,端無終始詩。”六言體:“嗟嘆懷所離徑,遐曠路傷中情。家無君房幃清,華飾容朗鏡明。葩紛光珠耀英,多思感誰為榮?周風興自后妃,楚樊厲節中闈。長嘆不能奮飛,雙發歌我袞衣。華觀冶容為誰?宮羽同聲相追。”七言體:“仁智懷德圣虞唐,貞妙顯華重榮章。臣賢惟圣配英皇,倫匹離飄浮江湘。”但到底可讀成多少首詩,至今無定論,可謂千古奇詩。
[辨析]回文與回環。見“回環”條。
上一篇:什么是示現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下一篇:什么是列錦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