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類字修辭手法
[定義]在上下文句中使用同一類的字的一種修辭方式。(陳介白《新著修辭學(xué)》)
[例釋]
例: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或不知叫號,或慘慘劬勞,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或湛樂飲酒,或慘慘畏咎,或出入風(fēng)議,或靡事不為。(《詩經(jīng)·北山》)
例中每句開頭使用“或”,“或”成為整個語段的共同話題,這樣是為了使得語篇銜接,語義連貫。
陳骙《文則·排比修辭釋例》中提出:“文有數(shù)句用一類字,所以壯文勢,廣文義也。”并歸納出“或字”例,“者字”例,“之謂”、“謂之”例等,陳骙的考察一般都集中在數(shù)句中使用同一個虛詞的語篇。陳骙是在分析排比修辭語例當(dāng)中提出的“用一類字”這個說法的,后人再提出“類字”這一個修辭格有重復(fù)之嫌了。從結(jié)構(gòu)特征和修辭功能看,宜將“類字”并入“排比”。
上一篇:什么是絕語修辭手法
下一篇:什么是冷語修辭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