襯托
[定義] 襯托就是為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相關或相反的事物作背景加以烘托的一種修辭方式。
襯托的特點在于:一方服務于另一方,通過一方的”襯”來”托”起另一方,凸顯另一方,雙方關系有主次之別。被襯托一方是主體,起陪襯作用的一方是襯體。
[例釋] 根據襯體與主體的性質關系,襯托分”正襯”和”反襯”兩類。
(1)正襯:襯體和主體之間沒有相反的關系,或具有一定的相似相關性。也叫烘托。
例1: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孫犁《白洋淀記事》)
例1女人坐在編織中的葦席上,葦席很白,越編越大,就”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這里既用了比喻,也在襯托。”潔白的雪地”和”潔白的云彩”把女人襯托得無比圣潔、美好。”潔白的雪地”和”潔白的云彩”完全是為”她”服務的。
(2)反襯:襯體從相反的方面對主體作背景上的襯托。如:
例2:天空陰云密布,伸手不見五指。然而,我們的心卻是明亮的。
例2”天空陰云密布,伸手不見五指”,提供了一個特定的背景,漆黑一片。而”我們的心卻是明亮的”,形成鮮明的對照,在”黑暗”的襯托下,他的心必然顯得尤其”明亮”。
[辨析] 襯托與映襯。見”映襯”條。
上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襯跌」
下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承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