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朱顏漸老》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朱顏漸老,白發(fā)添多少?
桃李春風(fēng)渾①過了,留得桑榆殘照。
江南地回?zé)o塵,老夫一片閑云。
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注釋】
這首《清平樂》是一首嘆惋遲暮之作,元代白樸作。白樸,原名恒,字仁甫,字太素,號蘭谷,元代文學(xué)家、曲作家、雜劇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①渾:全,整個(gè)。
【大意】
青春的容顏逐漸衰老,鬢角又增添了多少白發(fā)?
桃李、春風(fēng)就這么全都過去了,只剩下夕陽的余暉映出桑榆長長的影子。
再次來到江南,無一絲煙火之氣,自己就像是一片飄逸的閑云。
我留戀這青山,不想離開,青山卻不一定能永遠(yuǎn)留住欣賞的人。
【賞析】
流光倏忽,轉(zhuǎn)眼之間,青春已逝,遲暮之年已匆匆到來。這消逝的青春就像那桃李春風(fēng)一樣,模糊中帶著美好,讓人向往;卻又這么糊里糊涂地就過去了,讓人追憶。等到韶華已逝,在夕陽西沉的時(shí)候,徒然追憶,面對夕陽下桑榆長長的影子嘆息。桑榆之年,充滿了蒼涼凄惻。
日思夜想著金陵的土地,如今,這一片宛如人間仙境般的大地終于再次來到了腳下,這是大地的回歸,這是造化的規(guī)律。走進(jìn)江南天明地凈的山光水色,也就離開了北地世俗的煙塵,在這里,終于可以像一朵自由自在地飄逸于天際的“閑云”一樣,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了。人鐘情于自然,因而留連忘情于青山;青山也因人的欣賞而愿意挽留它的知音。然而,人的生命畢竟有限,那青翠的山巒則千萬年長青不變,與之相比,人生不過是流星劃過長空的一瞬,因此,青山即使有情而想把人常留于此,終究還是無能為力。
【拓展】
白樸還曾作散曲《雙調(diào)·慶東原》,同樣抒發(fā)了遲暮的感慨,同時(shí)也是對元代黑暗政治的折射。全曲如下:
忘憂草,含笑花,勸君聞早冠宜掛。
那里也能言陸賈,那里也良謀子牙,
那里也豪氣張華?
千古是非心,一夕漁樵話。
黃金縷,碧玉簫,溫柔鄉(xiāng)里尋常到。
青春過了,朱顏漸老,白發(fā)凋騷。
則待強(qiáng)簪花,又恐傍人笑。
暖日宜乘轎,春風(fēng)宜試馬,
恰寒食有二百處秋千架,
對人嬌杏花,撲人飛柳花,迎人笑桃花。
來往畫船游,招飐青旗掛。
上一篇:《清平樂·春歸何處》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下一篇:《清平樂·金風(fēng)細(xì)細(xì)》譯文|注釋|大意|賞析